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泰禾股份(301665)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
  求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中的 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公司主要从事农药产品以及功能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百菌清、嘧菌酯、2,4-D等三大核心产品上拥有行业领导地位,生产规模及综合技术方面居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以自有技术为依托,以丰富的制造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国际市场信誉为基础,面向全球客户开展产品的销售和定制业务,是一家在核心技术、核心工艺和核心产品上拥有行业领先地位的集团化制造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所在农药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如下:
  (一)全球农药行业情况
  1、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企业在巨大的挑战中寻找机遇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大国博弈加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贸易碎片化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诸多不确
  定性。在全球经济周期下,农药行业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保护主义抬头,加剧贸易壁垒;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元汇率指数持续波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加剧全球航运价格以及能源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部分发展中国家债务违约风险上升,对当地市场的经营活动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多发态势持续,对农业生产与农药经营的干扰越发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下,整体农药行业也结束连续 3年的增长,2024年全球农药行业预计收缩 6.3%,市值降至 700.61亿美元(根据AgbioInvestor数据)。中国是全球农药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全球约 70%农药依赖中国供应,基于过去三年新一轮农药产能的扩增及释放,大部分原药品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从供应端来看,产能的过剩使得农药产品价格下跌。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
  2024年12月农药价格指数(CAPI)为80.14,环比下跌0.99%,同比下跌10.44%。整体来看,大部分农药产品价格保持在低位甚至成本线运行。同时,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需求不振,粮食价格低位徘徊等因素叠加影响,农户偏向压低农业投入品成本以平衡收益,业内企业纷纷以价换量维持市场份额,农药行业进入微利周期,企业利润空间收窄。渠道采购模式变得谨慎,给农药公司的供应链组织带来较大的挑战。在此环境下,农药制造企业面临着政策倒逼转型、市场深度内卷、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压力,继发布《“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后,2023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及行业主管部门相继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的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有关农药管理方面的政策更新落地,或将进一步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企业需以技术创新为矛、成本控制为盾,方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技术升级、产业链整合和国际化布局成为农药企业竞争策略,具有强大品牌和市场影响力、研发与管理创新力、研产销一体化,供应链稳定,本质安全及 HSE水平领先、高水平工程建设、坚持降本增效、卓越运营的头部企业将获得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空间,而较弱的中小企业则将面临一定的生存压力。
  2、农药行业拥有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未来仍旧存在增长机会
  农药行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其刚性需求属性与行业壁垒共同构成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农药通过精
  准防控病虫草害、维持作物健康生长,在降低农作物损失率、提升亩产水平及保障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首先,从长期看,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病虫害持续发生,全球农药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4》报告预测,全球人口将于2024年中期达到 82亿,并将在未来60年增至103亿,持续增长的人口基数与饮食结构升级形成农药市场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虽然2024年全球粮食价格处于周期底部,但粮食中长期需求明确,广大发展中地区居民饮食结构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支撑了饲用农产品需求,巴西、美国等粮食主产国也在持续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长期来看,农药产品终端需求稳中有升。其次,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持续推出农业利好政策以及有利于农药行业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法规。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关注也将推动农药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后,海外市场去库存已近尾声,有望呈现结构性复苏的态势,新周期备货启动推动部分产品需求恢复。同时,政策引导行业集中度提升,中期来看产品价格将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此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例如精准施药)推动行业升级。终端抗性管理和土壤健康需求增加带动新产品销售,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促使企业加快新药研发,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突破同质化困境。
  3、品种间发展状态及在各国间的使用差异,带来不同品种的需求和机遇 伴随不同转基因种子的推广,政府的禁限用政策,不同品种的抗性,次新产品(刚过农药专利期的产品)的进入带来
  不同品种间的此消彼长:
  (1)伴随转基因种子的推广,草铵膦、2,4-D等品种全球使用量的增速在过去三年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2)政府的禁限用政策对不同品种的使用量的变化影响很大,如百草枯在中国、巴西、越南、泰国等市场的禁用促使
  了草铵膦和敌草快等替代品的全球使用量增速显著;同时,农药的禁限用也促使更高效、绿色、低毒农药的研发;
  (3)针对靶标的病虫草害的抗性变化使用不同品种的交替或混配方案,如巴西为管理大豆锈病的杀菌剂抗性风险,会使
  用百菌清或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与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杀菌剂进行复配或轮换使用等方式,来进行抗性管理;
  (4)次新化合物的快速进入,对仿制型公司的盈利空间及市场份额至关重要,通过提前研发布局、并在主要市场进行
  登记和建设项目,可有效抢占次新化合物的高利润率市场窗口期,快速进入市场,以获得较好的利润。
  (二)2025年农药市场展望
  1、农药市场趋于活跃,价格将稳中有升。
  2024年农药市场总体在库存不断得到消化及产能释放已近尾声的影响下,价格在2023年基础上总体趋稳,没有再出
  现大幅度下滑的局面,并且下半年市场及价格开始呈现逐步趋暖回升态势。预计2025年受农业刚性需求、库存水平趋于合理,极端天气缓解,以及部分企业因成本原因难以与规模企业竞争等多因素影响,农药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内卷会趋缓,整体价格也将在稳中进一步上升。
  2、渠道商及终端用户采购推迟明显。
  近两年以来,大多数农药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市场亦呈现供应充足的状态,在此背景下,渠道商及终端用户采购较正
  常年份推迟明显并采取“按需采购”的策略,具体表现为:采购周期后移,如用户倾向于在用药季节临近时集中采购,而非提前备货;库存压力转移,如渠道商减少库存囤积,将库存成本压力转嫁至生产企业,加剧企业仓储和资金周转压力等,进而给农药公司的供应链组织带来较大的挑战。
  3、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原药生产基地,行业正朝着技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尽管当前面临激烈的“内卷
  化”竞争,但头部企业仍可通过技术突破和工艺升级实现成本优化与效率跃升,从而能够从低效率的竞争对手中抢占市场份额。企业间在技术方面的竞争将更加聚焦在以下三个维度:新型农药研发、先进合成工艺、绿色环保生产技术,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4、两极分化加剧。
  农药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化进程显著加速,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化生产优势、雄厚的资本实力和较强的融资能力,有望进
  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受限于技术迭代滞后、环保成本攀升、融资渠道较少等难点,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甚至被市场淘汰。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尾部出清”的格局分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宏观环境下,公司董事会逆境谋变,秉持战略定力,引领企业实施深度变革。坚
  定实施组织变革,经过经营管理层与中高层干部的充分研讨,进行了“倍增战略”的解码工作。全体同仁凝心聚力,最终经营业绩超过年度计划目标,各项重点工作皆有序推进,现将2024年度重点工作进展进行总结。
  (一)QESH管理及ESG
  2024年,开展事故模拟教育、安全领导力培训及HAZOP主席专项培训,推进HSE三标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完
  成各基地全面隐患检查,开展防泄漏、防坠落等专项整治,事故提级管理并落实“四不放过”原则;完成新河农用、泰禾股份等基地三标体系年度审核,制剂工厂通过 TS16949认证;公司取得良好绩效,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危险废物规范处置率、职业健康检查率 100%。继续开展CSR评定活动,2024年获得Ecovadis(2023年度)金牌,在全球所有参与该项评估的企业中排名前5%。同时,公司完成重点产品碳足迹盘查,制定了2024-2027年减排路径图。
  (二)生产与运营管理
  产量水平稳步提升。公司围绕产销密切衔接,进一步挖掘装置潜能,保持生产稳定高效,以多产支持快销,较好地满
  足了市场需求。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公司细排降本节支方案,做好多点挖潜,通过实施技术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强化过程管控,抓好节能减排,积极使用绿电,如江西天宇循环水处理装置项目、江西仰立 RTO炉节能项目、二腈节能技改项目、二胺提高自动化项目、泰禾股份光伏项目、新河农用光伏项目等持续优化公司原料消耗及能耗。供应管理颇具成效。2024年化工原料市场复杂多变,针对不同原料推动多样化的采购模式,如直采模式、委外加工、定制合作、集中采购等,不断强化关键原料供应商战略合作,引进新供应商提高议价能力,避峰吸谷做好低价锁定,加强运输费用统筹管理,通过多措并举,实现采购节支。
  (三)研发与技术创新
  公司坚持创新为本、技术驱动的创新理念,公司实施仿创并举,取得良好成绩。
  2024年,公司确立并试行《创制研发项目闸门式管理办法》和《创制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等核心管理制度,大力推动
  创制品种研发,合成化合物3000余个,筛选出多个高潜力候选化合物;加快推进环丙氟虫胺产品的商业化进程,产品已于
  2024年7月取得中国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专供出口农药登记证,并与UPL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环丙氟虫胺产品的开发、登记和国际商业化,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又一支柱产品。加大次新原药开发布局,公司进行了系统、严谨、有针对性的产品筛选,基于自动化、连续化、绿色化进行重要活性开发阶段。
  (四)新项目投产
  2024年是公司新项目集中试生产的年份,制剂项目、丙硫菌唑和肟菌酯项目、1,3-BAC项目、环丙氟虫胺原药项目。
  公司统筹多专业、多部门力量,高效推进生产调试稳步向前,完成了环丙氟虫胺项目试生产及三同时验收;完成了 1,3-
  BAC项目建设、试生产、达产及三同时验收,项目一次开车成功,产品质量、收率均达到小试水平,工艺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制剂项目完成安全环保验收,实现多个剂型生产许可,完成50余种制剂产品试生产投产。
  (五)市场与全球化拓展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在确保现有原药业务的同时,推进制剂国内 B2C,海外 B2B业务的拓展,有选择性的在重点区域
  逐步搭建本土团队,进行属地化运营,推进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六)战略与组织变革
  2023年公司制定了发展战略,为更好地落地公司的发展战略,2024年,公司与咨询机构开展合作并启动 LEAD项目,
  推动公司的战略解码和组织变革。通过战略解码,公司确定了 2025、2026、2027三年发展战略,并将2025年战略目标和重点工作与年度计划有效统一。在推进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公司对组织架构、职能进行了优化,完成了对原一级、二级组织架构及分工职责的完善修正。同时,公司还进行了岗位和人员的配置工作,以确保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效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公司通过横向跨部门和纵向跨层级的充分探讨和磨合,克服了各种困难,加深了管理层和员工对公司组织设计、部门定位、职能划分的理解,促进了各层级之间及跨部门的合作。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产品名称 产量 销量 收入实现情况 报告期内的售价走势 变动原因除草剂 110,517 103,157 1,928,554,358.08 除草剂下半年比上半年售价增6.72% 市场需求增加,价格持续走高杀菌剂 44,054 47,379 1,464,791,371.49 杀菌剂下半年比上半年售价增8.96% 市场需求增加,价格持续走高功能化学品 26,600 26,180 474,460,494.06 功能化学品下半年比上半年降9.23% 产品结构变化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 是 □否境外业务名称 开展的具体情况 报告期内税收政策对境外业务的影响 公司的应对措施农药和功能化学品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产生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公司按照战略规划,正全面有序地推进。 无 无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农药 销售量 吨/千升 166,280 159,320 4.37%生产量 吨/千升 167,900 158,000 6.27%库存量 吨/千升 13,000 11,380 14.24%功能化学品 销售量 吨/千升 26,180 23,760 10.19%生产量 吨/千升 26,600 24,300 9.47%库存量 吨/千升 7,500 7,080 5.93%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分类 项目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农药   2,926,563,541.07 87.55% 2,542,426,479.00 86.13% 15.11%功能化学品   299,707,248.24 8.97% 329,031,571.80 11.15% -8.91%其他   116,470,139.37 3.48% 80,243,854.02 2.72% 45.15%产品分类 项目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减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杀菌剂   1,137,078,446.63 34.02% 952,289,540.07 32.26% 19.40%除草剂   1,608,051,883.65 48.11% 1,440,327,835.22 48.80% 11.64%功能化学品   299,707,248.24 8.97% 329,031,571.80 11.15% -8.91%其他   297,903,350.16 8.91% 230,052,957.73 7.79% 29.49%说明公司营业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履约成本(运费)构成: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024年2月9日,子公司天盛亚太出资设立厄瓜多尔泰禾,注册资本10,000.00美元,天盛亚太持有100.00%的股权,
  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024年4月30日,子公司天盛亚太出资设立泰国泰禾,注册资本泰铢3,000,000.00元,天盛亚太持有46.00%的股权,天盛亚太控制泰国泰禾的生产经营,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024年5月27日,子公司香港泰禾和天盛亚太出资设立巴基斯坦泰禾,注册资本巴基斯坦卢比100,000.00元,其中:香港泰禾和天盛亚太各持有50.00%股权,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嘧菌酯合成工艺改进及配套中间体合成技术开发 在线工艺技术优化,中间体配套 完成一、二阶段工作,已获专利,第三阶段工作进行中 降本增效,中间体配套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百菌清生产工艺智能化研究 在线工艺技术优化 持续研发中 降本增效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氨氧化间苯二甲腈生产新工艺研究 在线工艺技术优化 持续研发中 降本增效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2,4-D 系列产品三废和副产综合化资源利用 在线工艺技术优化 完成阶段性工作,已获专利,完成中试,试生产进行中 降本增效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新农药创制研究 新产品开发 多个高活性化合物已获专利,部分化合物已提交中国农药登记申请,国外登记工作也在开展中,部分产品完成了技术开发及中试,待进一步产业化 新产品产业化 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新杀菌剂工艺工程研发 新产品开发 多个相关项目已获专利,部分项目完成了中试及产品登记,部分项目试生产进行中 新产品产业化 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环保制冷剂中间体四氯丙烯合成工艺改进及新工艺研究开发 在线工艺技术优化 完成一阶段工作,第二阶段工作进行中 降本增效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5、现金流
  
  项目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3,719,697,260.04 3,979,997,719.01 -6.54%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3,788,203,428.03 3,347,046,735.83 13.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8,506,167.99 632,950,983.18 -110.8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28,379,572.55 1,803,394.24 1,473.68%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559,344,391.15 875,365,196.42 -36.1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30,964,818.60 -873,561,802.18 39.22%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523,245,014.33 1,347,495,113.30 13.04%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856,040,900.73 1,155,846,755.10 -25.9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7,204,113.60 191,648,358.20 248.1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90,550,297.34 -23,315,256.41 488.37%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适用 □不适用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110.82%,主要原因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加,第四季度的主
  营业务收入较上年第四季度增加较多导致应收账款增加,此外,美元保理费率较高,公司减少了应收账款保理金额。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变动,主要原因为公司本期固定资产等投资规模较上期有所减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248.14%。主要受公司银行借款期末余额增加的影响。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增加488.37%,主要由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6,850.62万元,净利润为 29,075.40万元,差异金额为 35,926.01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司本年产品需求较旺,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6亿。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金额 占利润总额比例 形成原因说明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 -5,191,952.86 -1.60% 主要系远期外汇合约交易产生的投资收益或损失 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393,171.15 -0.74% 主要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确认的损益所致 否资产减值 -5,567,991.28 -1.72% 主要系存货跌价损失 否营业外收入 614,772.18 0.19% 主要系罚没及违约金收入、废品收入等 否营业外支出 1,666,473.94 0.52% 主要系非流动资产报废、对外捐赠等所致 否其他收益 23,056,204.01 7.13% 主要系收到政府补助等 否信用减值损失 -25,070,784.97 -7.75% 主要系应收款项信用减值 否资产处置收益 -924,277.95 -0.29% 主要系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024年末  2024年初   比重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货币资金 503,804,287.23 9.02% 408,779,497.22 8.56% 0.46%应收账款相应增加存货 527,713,224.91 9.44% 444,538,389.45 9.31% 0.13%固定资产 1,926,259,242.66 34.47% 1,800,962,294.32 37.73% -3.26%在建工程 1,081,701,195.45 19.36% 1,050,156,670.18 22.00% -2.64%使用权资产 1,305,042.42 0.02% 1,489,277.38 0.03% -0.01%长期借款 500,034,250.50 8.95% 395,694,955.22 8.29% 0.66%其他流动资产 73,077,172.12 1.31% 57,991,577.54 1.21% 0.10%无形资产 212,205,902.73 3.80% 221,651,114.74 4.64% -0.84%预付款项 93,699,871.72 1.68% 109,424,029.43 2.29% -0.61%应付账款 417,259,340.24 7.47% 325,044,308.42 6.81% 0.66%其他应付款 108,174,640.78 1.94% 141,864,661.43 2.97% -1.03%一年内到期的非中,一年内即将到期的银行借款金额较上年增加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项目名称 投资
  方式 是否为
  固定资
  产投资 投资
  项目
  涉及
  行业 本报告期
  投入金额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
  实际投入金额 资金
  来源 项目
  进度 预计
  收益 截止报告期末累
  计实现的收益 未达到
  计划进
  度和预
  计收益
  的原因 披露日
  期(如
  有) 披露索
  引(如
  有)
  肟菌酯、丙硫原药及中间体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类型 初始投资金额 期初金额 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报告期内购入金额 报告期内售出金额 期末金额 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相关规定及其应用指南要求,对远期结汇业务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与上一报告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期比未发生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已交割远期结汇合同报告内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含投资收益)为-515.19万元、未交割远期结汇合同报告内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43.33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遵循谨慎、稳健的风险管理原则开展外汇远期结售类交易,主要以锁定成本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报告期内由于美元宽幅剧烈波动导致部分远结售业务出现亏损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1、市场波动风险:可能产生因价格而造成外汇远期结售类业务变导致亏 损的市场风险。应对措施:①明确外汇远期结售类业务原则是以规避和防范率波动风险为目的,禁止任何风险投机行; ②通过银行专业机构掌握市场波动原因并研判未来走势,通过甄选比较择风险可控、交易简便的品种; ③当汇率发生宽幅波动且导致外远期结售 汇类业务潜在亏损时,公司将积极寻求展期等风险对冲产品严格控制市场波动。
  2、内部控制风险:外汇远期结售类业务专性较强,复杂程度高可能会由于制机不完善而造成风险。应对措施: ①公司制定了《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办法》,对公司从事外汇远期结售类业务的基本原则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能够有效范外汇远期结售交易行为控制风险; ②做好交易对手管理,充分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资质、团队能力涉及人员授权体系,慎重选择信用良好经营稳健与公司已建立长期业务合作的银行金融机构;
  ③内部专人负责,对持有的外汇远期结售合约续监控在市场剧烈波动或风险增大情况下及时报告并制定应对方案。
  3、履约风险:开展外汇远期结售汇类业务存在合约到期无法履行造成违约而带来的风险。应对措施:①采取提前预留一定的付款宽限期;②与客户沟通积极催收货款 ,确保货款如期收回,如果客户确实无法按期付款公司将协调其他妥善安排交割资金;③向银行金融申请延期交割。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公司对报告期内衍生品投资损益情况进行了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含投资收益)-758.51万元,公允价值计算以上述产品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价格为基准。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转至泰禾股份(30166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