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全能源(688303)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55,000万元至305,000万元。 | -3050000000.00~-2550000000.00 | (1)主营业务影响2024年,国内多晶硅市场供需错配加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甚至跌破行业现金成本,行业整体毛利及盈利水平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保持稳健态势,现金储备充沛,为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作为行业内的核心参与者,公司直接承受了价格下行对盈利能力的侵蚀压力,业绩较上年同期显著下降。(2)资产减值影响受前述市场因素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多晶硅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制度,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对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对本报告期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其中,公司已分别在2024年半年度和第三季度时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具体详见公司分别于2024年8月27日、2024年10月31日在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42)、《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第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52)。本年度具体计提减值准备数据以公司经审计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准。2025年,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将继续开展降本、增效、提质工作,在维持财务状况健康稳定的基础上,加大供应链与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探索,充分激发新质生产力,改善经营业绩,争取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 | 首亏 | 57.76亿 | 2025-01-18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0,000万元至310,000万元。 | -3100000000.00~-2600000000.00 | (1)主营业务影响2024年,国内多晶硅市场供需错配加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甚至跌破行业现金成本,行业整体毛利及盈利水平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保持稳健态势,现金储备充沛,为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作为行业内的核心参与者,公司直接承受了价格下行对盈利能力的侵蚀压力,业绩较上年同期显著下降。(2)资产减值影响受前述市场因素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多晶硅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制度,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对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对本报告期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其中,公司已分别在2024年半年度和第三季度时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具体详见公司分别于2024年8月27日、2024年10月31日在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42)、《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第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52)。本年度具体计提减值准备数据以公司经审计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准。2025年,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将继续开展降本、增效、提质工作,在维持财务状况健康稳定的基础上,加大供应链与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探索,充分激发新质生产力,改善经营业绩,争取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 | 首亏 | 57.63亿 | 2025-01-18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72,000万元至582,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9.61%至70.13%,同比上年降低1,332,875.8万元至1,342,875.8万元。 | 57.20亿~58.20亿 | 2022年,在国家“双碳”战略支持下,光伏产业各环节扩产提速,多晶硅环节虽也在加速扩产,但受制于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运营管理难度高等因素影响,扩产速度相对滞后。上下游的产能错配、供求关系变化,使2022年多晶硅价格基本处在高位运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加入多晶硅项目建设。2023年,产业内周期性库存消耗叠加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影响,国内多晶硅供给量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多晶硅价格的快速回落。报告期内,公司虽持续加大销售力度,积极消化产品库存,各生产基地均实现满销,但受多晶硅价格下跌因素影响,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仍大幅下降。 | 预减 | 191.49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70,000万元至58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9.67%至70.19%,同比上年降低1,332,087.13万元至1,342,087.13万元。 | 57.00亿~58.00亿 | 2022年,在国家“双碳”战略支持下,光伏产业各环节扩产提速,多晶硅环节虽也在加速扩产,但受制于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运营管理难度高等因素影响,扩产速度相对滞后。上下游的产能错配、供求关系变化,使2022年多晶硅价格基本处在高位运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加入多晶硅项目建设。2023年,产业内周期性库存消耗叠加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影响,国内多晶硅供给量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多晶硅价格的快速回落。报告期内,公司虽持续加大销售力度,积极消化产品库存,各生产基地均实现满销,但受多晶硅价格下跌因素影响,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仍大幅下降。 | 预减 | 191.21亿 | 2024-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905,000万元至1,92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33.82%至237.32%,同比上年增长1,334,331.72万元至1,354,331.72万元。 | 190.50亿~192.50亿 | 2022年,光伏产品已经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实现平价上网,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碳减排的有效能源解决方案。此外,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全球整体光伏产品需求保持旺盛。光伏产业其它环节扩产提速,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依然供应紧缺,造成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前期的扩产战略效应在报告期内逐步体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满负荷生产,产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因此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大幅增加,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 预增 | 57.07亿 | 2023-01-20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00,000万元至1,9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31.94%至235.44%,同比上年增长1,327,615.76万元至1,347,615.76万元。 | 190.00亿~192.00亿 | 2022年,光伏产品已经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实现平价上网,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碳减排的有效能源解决方案。此外,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全球整体光伏产品需求保持旺盛。光伏产业其它环节扩产提速,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依然供应紧缺,造成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前期的扩产战略效应在报告期内逐步体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满负荷生产,产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因此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大幅增加,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 预增 | 57.24亿 | 2023-01-20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41,300万元至961,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6.74%至346.02%,同比上年增长725,772.11万元至745,772.11万元。 | 94.13亿~96.13亿 | 2022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高纯多晶硅料仍为整个产业链供应最紧缺的环节之一,因此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此外,公司三期B阶段项目于年初达产,新产能释放带动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80%。得益于硅料销售的量利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 预增 | 21.55亿 | 2022-07-09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40,000万元至9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5.03%至344.28%,同比上年增长723,921.21万元至743,921.21万元。 | 94.00亿~96.00亿 | 2022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高纯多晶硅料仍为整个产业链供应最紧缺的环节之一,因此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此外,公司三期B阶段项目于年初达产,新产能释放带动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80%。得益于硅料销售的量利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 预增 | 21.61亿 | 2022-07-09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58,000万元至57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35.63%至454.83%,同比上年增长453,823.1万元至473,823.1万元。 | 55.80亿~57.80亿 | 2021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下游单晶硅片企业扩产提速、对高品质多晶硅需求增长明显,而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供应紧缺,因此使得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报告期内,公司保持满负荷生产、产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因此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 预增 | 10.42亿 | 2022-01-25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60,000万元至58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36.69%至455.86%,同比上年增长455,656.74万元至475,656.74万元。 | 56.00亿~58.00亿 | 2021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下游单晶硅片企业扩产提速、对高品质多晶硅需求增长明显,而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供应紧缺,因此使得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报告期内,公司保持满负荷生产、产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因此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 预增 | 10.43亿 | 2022-01-25 | 2021-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413,000万元至417,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5.42%至97.31%。 | 41.30亿~41.70亿 | -- | 预增 | 21.28亿 | 2021-07-21 | 2021-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87,500万元至191,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26.8%至540.17%。 | 18.75亿~19.15亿 | -- | 预增 | 3.07亿 | 2021-07-21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8,000万元至19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30.72%至544.14%。 | 18.80亿~19.20亿 | -- | 预增 | 3.10亿 | 2021-07-21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450,000.00万元至470,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5.50%至93.70%。 | 45.00亿~47.00亿 | 公司预计2020年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大幅增长,主要系2019年下半年投产的“15GW光伏组件及配套项目(A阶段/B阶段)”A阶段3.5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在2020年完全释放,导致公司2020年产销量大幅增加。公司预计2020年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较上年度大幅增长,主要系:(1)随着公司产品产销量增加,2020年预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大幅增长;(2)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电力单耗和单价下降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折旧及单位人工下降,公司2020年预计单位产品成本较2019年有下降。 | 预增 | 24.26亿 | 2021-01-26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4,000.00万元至104,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0.80%至398.70%。 | 9.40亿~10.40亿 | 公司预计2020年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大幅增长,主要系2019年下半年投产的“15GW光伏组件及配套项目(A阶段/B阶段)”A阶段3.5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在2020年完全释放,导致公司2020年产销量大幅增加。公司预计2020年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较上年度大幅增长,主要系:(1)随着公司产品产销量增加,2020年预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大幅增长;(2)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电力单耗和单价下降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折旧及单位人工下降,公司2020年预计单位产品成本较2019年有下降。 | 预增 | 2.09亿 | 2021-01-26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5,000.00万元至105,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84.50%至325.00%。 | 9.50亿~10.50亿 | 公司预计2020年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大幅增长,主要系2019年下半年投产的“15GW光伏组件及配套项目(A阶段/B阶段)”A阶段3.5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在2020年完全释放,导致公司2020年产销量大幅增加。公司预计2020年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较上年度大幅增长,主要系:(1)随着公司产品产销量增加,2020年预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大幅增长;(2)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电力单耗和单价下降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折旧及单位人工下降,公司2020年预计单位产品成本较2019年有下降。 | 预增 | 2.47亿 | 2021-0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