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为通信(30059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公司是致力于无线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公司产品属于物联网终端设备领域,所属行业属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指的是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从早期的传感器技术应用到现在5G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根据The Insight Partners 研究报告,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4832.8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22704.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4%。随着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AI和IOT的融合已经成为创新驱动的未来趋势,AIOT作为一种新的IOT应用形态存在,不仅实现设备和场景间的互联互通,还要实现物-物、人-物、物-人、人-物-服务之间的连接和数据的互通,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物联网的赋能实现万物之间的相互融合,让“万物互联”到“智能物联”成为现实。根据《AIoT产业智能白皮书2023》预测,2026年AIoT的市场规模达232.7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际数据公司(IDC)&旷视,《AIoT产业智能白皮书2023》 (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带来产业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予了支持和鼓励,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领域 益发广泛,涵盖了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农业智能化、物流供应链管理和智能健康等诸多领域。近几年,各种利好政策频频出台,202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1亿个车联网专用号码,用于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以下简称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所得税政策公告”,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超过该专用设备购置时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20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中提到,推动在行车监控、自动驾驶等场景应用,进一步深化移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提升移动物联网行业供给水平、创新赋能能力和产业整体价值,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型工业化。IDC发布的2023年V1版IDC《全球物联网支出指南》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物联网总支出规模约为7300亿美元,2027年预计接近1.2万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0.4%。IDC预测,2027年中国物联网支出规模将趋近30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物联网总投资规模的 1/4 左右。此前 IDC 发布的报告也曾指出,中国近几年的物联网支出主要流向硬件市场,中国企业仍更习惯将更多的费用花费在硬件上。 (三)国际主要国家多举措抢占智能网联协同发展战略制高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2023)》指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正经历从“改变能源供给模式”向 “改变车辆驾驶主导权”演进,智能网联促使汽车产品升级为新型智能终端,推进汽车、信息通信、交通运输跨产业链融合变革以及数字经济新价值链构建。美欧日韩发布战略规划、鼓励技术创新、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等多举措抢占智能网联协同发展制高点,如美国批准自动驾驶商用,提出加速车联网部署计划;欧盟完善自动驾驶商用配套举措,多国开展5G/C-V2X 网联通信技术验证示范,包括欧盟修订了自动紧急呼叫系统法规,要求系统软硬件(包括车载设备和紧急呼叫中心设备)适配 4G/5G 网络要求,持续推进汽车强制安装联网设备;日韩政策法规明确自动驾驶发展计划,网联通信技术将纳入新车评价规定。我国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提出“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产业生态”,智能网联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共识并落地实践。随着汽车联网比例提升,以及OTA、远程控车、数字钥匙等功能对通信需求的增长,汽车T-BOX(车联网控制单元)的市场需求正在进一步扩大。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2年中国乘用车T-Box市场规模约为50.3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100亿元左右,未来五年平均增速保持在14.8%。 (四)新国标与政策驱动下,两轮车市场迎来新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两轮车凭借轻便、环保、便捷的特点,成为代步工具的优选。新国标政 策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整体提升电动自行车主动安全性能,同时也推进了两轮车智能化的进程,对电动两轮车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2025-2030 中国两轮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至2030年间,中国两轮车行业市场将迎来一系列显著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变革。预计从2025年起,中国两轮车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销量有望从2025年的约5,500万辆逐步攀升至2030年的超过7,000万辆,市场总值也将实现大幅增长。 (五)技术驱动服务,加速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温度监控系统、GPS 定位管理、实时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温度敏感产品的运输和储存的可见性,让冷链物流实现了全程可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技术创新正在推动冷链物流行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在保持食材新鲜度方面、对温度敏感的药物、疫苗和生物制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方面,冷链物流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QYResearch(恒州博智)调研统计,2031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 766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4.8%(2025-2031)。 2025年-2031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销售额预计 数据来源:第三方资料、新闻报道、业内专家采访及QYResearch整理研究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 求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分为两种情况:定制式研发和前瞻式研发。定制式研发系公司研发部门根据客户订单对产品性能、功能等 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估、立项、设计;前瞻式研发系公司研发部门根据市场、技术发展前景,提出研发项目立项,研发流程与定制式研发相同。 2、采购模式 公司通过计划采购部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公司运营管理部根据客户订单量确定加工计划,计划采购部根据加工计划 形成物料计划,向供应商进行采购,并跟催物流交货进度。供应商直接将物料发送至代工厂,计划采购部在代工厂安排驻场员工,由其负责物料管控工作。备料完成后,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向代工厂安排生产任务,由代工厂负责产品加工。 3、加工模式 公司将加工环节采取委托加工的形式。公司在产品研发、设计后,将加工环节委托专业代工厂加工,代工厂按照公 司设计的工艺流程、工艺标准进行生产,公司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各产品实体的完成主体为代工厂,负责各生产工序直至包装完成。公司负责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 4、销售模式 (1)销售产品流程 ①客户开拓:公司通过行业展会、网站推广、客户介绍、集中客户拜访、服务商介绍等方式开拓市场。 ②产品订单:有意向的客户提出产品功能要求,公司设计、寄送少量样品。客户在测试达标后,定制小批量订单, 客户试用后,提出批量订单。③完成销售:销售部与客户确定订单后,公司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付款条件。公司通过委外加工完成订单,并根据订单要求的交货时间向客户发货,完成销售。一般对于首次合作的客户,公司在发货之前一般采取全额预收款或者收取部分预收款方式以控制收款风险;而对于合作良好的重要客户,根据其过往的回款情况通常给予一定的账期。 (三)所属产业链位置 公司是无线物联网设备的供应商。无线物联网设备产业链条如下图(仅供参考,实际的产品类别和应用场景等未全 部列示):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从事通信传输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适用 不适用从事通信交换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适用 不适用从事通信接入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适用 □不适用产品名称 接入网类型 传输速率 带宽利用率 控制管理软件性能指标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产品名 称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产能 产量 销量 营业收入 毛利率 产能 产量 销量 营业收入 毛利率物联网智能终端 350.53万台 87,198.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