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能国祯(30038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当前,国内经济仍面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需求不足等多重挑战。重点领域风险化解需要时间,中央“一揽子 增量政策”在经济增长面临压力、市场活力不足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背景下陆续出台,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释放需求潜力,促进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水务行业已经由市场化、资本化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化阶段,需求场景不断迭代升级。水务行业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核心领域,受《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江保护法》等法规约束,行业需求仍保持确定性。 (二)行业发展阶段 随着政策、市场与技术的发展,环保行业进入了一个深刻转型的时期。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变,从 单一治理向资源化、智慧化的进化,从局部竞争到系统协同的升级。 1、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寻找新机遇 环保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环保行业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并不单纯是“被动服务”,而是作为经济持续 增长的重要保障。从长期来看,环保行业的机会本质上来源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对绿色发展的需求,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环保企业不能继续依赖政策的刺激,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环保行业的真正机会往往蕴藏在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深层次变革中,企业需要紧密跟随经济发展,抓住绿色发展的风口。 2、存量项目的管理与精细化运营 进入十四五后期,环保行业增速放缓,财政收紧和专项债务约束的加强促使政府开始调整投资节奏。环保行业已经 进入了平稳发展期,环保处理处置设施已经基本饱和,预计到“十五五”期间,新建项目的机会减少,存量市场成为企业争夺的主战场,市场竞争的分化愈加明显,头部企业依靠规模化优势扩大版图,而中小企业则需要通过精细化服务和差异化定位寻找生存空间。在存量市场中,设施提标改造和运营优化是主要的增长点。对于行业供给端而言,过去依赖政府大量投资建设的模式将逐渐被以运营为主的盈利模式所取代,行业的结构也将随之变化,企业将面临整合、转型和升级。 3、智慧化运营正在全面渗透行业 环保行业的技术革新方向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的污染治理技术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正从单纯的排放控制向资 源化和智慧化迈进。这不仅是环保技术的进化,更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资源化利用是当前技术创新的关键之一,在水处理领域,工业废水中盐分、重金属和其他可回收物的提取与循环利用正在成为高附加值市场的热点。同时,智慧化运营正在全面渗透行业,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智慧化技术正改变环保设施的运行方式,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优化污水处理厂的药剂投加量和能耗,企业不仅能提升运行效率,还能降低运营成本。这种技术驱动的智慧化管理,正在为环保设施赋予新的价值。 (三)行业周期性特点 公司所属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无明显周期性特征,不属于强周期性行业。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作为老牌水务公司,公司深耕水务行业20余载,拥有优秀的品牌知名度,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市政水务行业市场化 进程的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打造“技术+运营”的核心优势,以市政污水、村镇污水、工业污水、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市场拓展方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此实现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公司凭借多年技术创新与运营经验积累,各项业务稳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全国拥有百余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77万吨/日,其中在建规模18万吨/日;托管运营规模141万吨/日;公司拥有管网规模4477公里/年,社会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公司第九次获得“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连续8年入选“中国环境企业50强”。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积极落实战略部署,纵深推进“提质增效”行动,着力开拓市场、引权增益、防范化解风险,以稳应 变,基本完成全年经营目标。受工程类业务收入下滑影响,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7亿元,同比下滑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同比下滑6.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6.14%。其中运营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4.55亿元,同比增长1.62%;工程建造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下滑24.63%;设备制造销售及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38.9%。 1、聚焦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市场拓展稳中有进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紧扣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发展需求,集中力量积极主动靠前服务,谋划优质项目落实落地,新 增工程类项目合同额14.45亿元,重点包括泗水县生态新城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二系列)EPC项目、吉首市乾州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主干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甘肃智汇格林新能源有限公司1000万吨/年低阶煤分级分质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耦合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在黄河流域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以西宁湟乐项目为切入点,聚焦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接连落地西宁市北川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西宁市第七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设施项目(EPC)。立足核心竞争力提升,以存量带增量,新增运营类项目5.4亿元,重点有兰溪市工业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项目、天长市东市区污水处理厂运营项目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借船出海”,稳步推进海外业务布局,与中地海外集团加深合作,作为联合体成员方签约第三个埃塞项目——埃塞俄比亚东区污水处理厂DBO项目,并中标埃塞KF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不断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 2、加强财务监督,落实财务管控 2024年,公司秉持“降成本、促经营、防风险”财务工作理念,实施稳健的财务战略,持续提升财务价值创造能力。 围绕财务价值创造,合理规划投融资工作,持续降低融资成本,报告期内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有效推进两金压降工作, 2024年成功压降两年期以上应收款项约8000万。 3、低碳水务运营提品质 加大污水厂低碳化建设资金投入,完成亳州城南厂光伏二期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顺利完成 公司第一个储能试点工作,在涡阳城东厂引入EMC模式完成100/215kw储能建设,为公司储能工作推广积累了经验。工商小仓房一期、清溪厂智能AI控制系统运行通过验收,实现了水质数据可视、可控、可预测,极大提升了运营的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水平,为水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对小仓房、胡大郢、长沙、亳州等10座厂开展智能AI控制EMC推广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安装调试工作,进一步提升事业部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控水平。 4、智慧水务应用显实效 公司智慧水务运营监管平台现已整合148座水厂进出水在线实时数据以及生产数据,系统根据实际水质情况灵活设置 多级报警策略,以秒级数据更新频率,全天候监控所有运营项目状态并展示相关数据。平台上线以来共完成处置约22600余条水质数据异常报警,并对长期进水水质偏低的污水处理厂重新梳理定义进水报警阈值,已完成85座水厂进水预警指标的修改,修改后的真实出水超标数据占真实进水异常比例同比下降47.1%。围绕节能降耗关键成本要素,建立了能耗预警跟踪管理机制,当生产要素高出警戒值时均会提示报警,可协助运营管理部门消除能耗盲区,提高生产精细度,降低运营成本。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发送750余次生产能耗提示。同时,系统还引入了计算机视觉算法,语音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员闯入智能识别、语音指令识别等业务管理新场景。充分体现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创新性的同时,为公司建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创新力与品牌价值力。 5、聚焦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公司聚焦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公司组建的省级科研平台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通 过年度复审评价,评价结果良好。组织院士大讲堂活动,邀请公司合作院士中国工程院彭永臻院士就城市污水除磷和极限脱氮做相关授课。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公司主持完成的“城市小流域污染源解析与点面源系统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污染源源解析、城市小流域治理空间布局设计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下属子公司麦王环境参与的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的2024年度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基于厂网河一体化监控的工业园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获批立项。 6、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强化改革成果落实 2024年,公司秉承“注过程、强检查、防风险”理念,着力提升工程精细化管理能力。参编《安徽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计价定额》,完善了安徽省标准体系,也填补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行业空白。完成多个项目评价、工程验收、 决算审计及公司资质延续、升级工作,开展企业资质违规挂靠专项治理行动及在建项目监督检查,提前化解潜在风险。西宁北川项目仅用6个月完成通水,续写“西宁速度”,顺利完成考核任务。荣获“庐州杯”“工程智慧工地示范项目”等6项荣誉,延续3A级信用评级。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 露要求: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一)合并范围增加 1、依据集团公司《关于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中节能国祯环保(泗水)有限责任公司并投资建设泗水县 生态新城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的批复》(中节能办战略[2023]482号),集团批准同意本公司投资建设泗水县生态 新城污水处理厂工程特许经营项目。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7,069.17万元,本公司持股100%。中节能国祯环保(泗水)有限责任公司于2024年01月12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2、依据集团公司《关于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中节能国祯(鸡泽)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中节能 办战略[2023]423号),集团批准同意本公司投资设立中节能国祯环保(鸡泽)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 币300.00万元,本公司持股100%,于2024年01月15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3、依据集团公司《关于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中节能国祯涅水(西宁)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的批 复》(中节能办战略[2023]454号)集团批准同意本公司投资设立中节能国祯湟水(西宁)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该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本公司持股100%,于2024年02月05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4、依据集团公司《关于中节能国祯设立项目公司开展兰溪市工业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项目的批复》(中节能办战略 〔2024〕137号),集团批准同意子公司麦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王环境”)以合资形式设立兰溪市麦王 洁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0.00万元,其中麦王环境持股51%,主要负责开展兰溪市工业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项目,于2024年5月15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二)合并范围减少 1、依据集团公司《关于明确深化压减工作任务的通知》的规定,无为县国祯水处理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12日完成税 务注销,注销编号为无税福税企清[2024]1626号,同年10月08日于无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注销登记,登记编号 为(芜)登字[2024]第180126号。 2、依据集团公司《关于明确深化压减工作任务的通知》的规定,McWongEnvironmentalTechnology于2024年12月03 日完成公司注销。 3、依据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清算注销深圳市国祯环保有限公司的批复》(中节能办经营[2025]4号),同 意本公司清算、注销深圳市国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09日完成税务注销,注销编号为深福税税企 清[2024]548917号,同年12月23日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注销登记,登记编号为32402267448。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长三角典型流域厂网河湖一体化水环境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项目以长三角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内涝防治、碳减排的行业需求,厂站网项目提产增收、降本增效、稳 在研 项目拟产出的成果包括3项新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3项创新示范工程等。预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企业标准2 项目基于中节能国祯主营业务方向,以及已有的技术基础和项目需求,通过集团内外部的产业链协同,应用创新管理机制实施的成功经验,将在厂网一体化运营、子定达标的企业需求。 开展以流域水质提升 为目标的厂-网-河-蓄 系统协同技术集成研 究,构建和应用河湖“水管家”信息化运营调度平台,形成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运营模式,打造流域系统治理典型示范,优化集成污水厂低碳技术,构建厂站网一体化信息监控平台,开发厂网联合调控决策系统,形成以城市为单元的厂站网一体化运营示范。引领企业业务由单一污水处理厂运营向厂网河湖一体化运营、泥水共治、减污降碳协同的“大水务”方向转变。服务“长江大保护”国家重大战略。 项,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篇。 流域为单元的水质改善综合技术集成、泥水共治模式创新,通过综合示范形成高效能的综合发展能力,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项目研究所形成的技术集成及集成示范将推动已领企业向厂网河湖一体化的大水务方向发展,具有广阔的工程化、产业化前景。面向工业园区水厂多能互补低碳提标的概念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将以麦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为典型对象,基于多能互补低碳提标的理念,设计污水处理厂碳普惠方法学,落实水质提标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提标过程中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和物质平衡方案和系统概念设计。通过系统性地研发氢基质自养反硝化脱氮膜生物反应技术、污水中水/回用水/再生水电化学产氢技术、副产氧气制臭氧高效氧化、异相芬顿催化氧化等园区水厂水质提标关键技术,并以全厂氢氧安全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嵌入为双轨驱动支持,打造低碳情景下能源与物质的再平衡以及水-能协调优化的新范式。 在研 项目拟产出的成果包括碳普惠机制下工业园区水厂多能互补低碳提标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1套; ARoNite®氢自养反硝 化深度脱氮膜生物反 应器产品交付包1 套,形成单台5-50m3/h水量规模的标准化设计和生产制造方案1套新产品;2-5Nm3/h污水中水/回用水/再生水耦合再生能源分布式协同电解制氢中试设备1套; HiPOx®高效臭氧氧化 反应器产品交付包1 套,形成单台50-200m3/h水量规模的标准化设计和生产制造方案1套;工业园区水厂多能互补低碳提标的工程化技术方案1套。预计获得国内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企业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发表发表SCI/E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 通过实施产业化投资,研发的ARoNite®氢基质自养反硝化脱氮膜生物反应器设备及其与污水中水/回用水/再生水分布式制氢联用工艺包,研发HiPOx®高效臭氧氧化反应器设备、多相催化氧化芬顿塔技术升级。提高公司在工业废水方面的市场竞争力。中节能河湖“祯管 通过项目研究,构建 在研 初步构建中节能河湖 通过探索信息化运维家”智慧运营平台构建研究 “祯管家”平台,具体包含:研究构建立足于公司及事业部水环境治理类业务发展及延申的水环境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人、财、物全方位信息化运维管理系统。以具体项目为例,探索智慧化管理平台在水环境治理项目运营中的应用。 “祯管家”智慧运营平台;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授权或公开专利不少于1项。 管控平台在公司水环境业务转型、运营管理、降本增效中的应用,立足于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及科技手段,构建智慧化平台,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智慧化管理。非洲埃塞典型污水处理项目标准化设计应用 分析探索适合埃塞乃至非洲地区污水特点的处理工艺路线和标准化设计流程。 通过对BoleArabsa WWTP项目、东区污水KitimeWWTP和KotebeWWTP项目的深入研究为主导,并结合其他当地一些水厂的运行工艺数据做参考,充分分析埃塞地区污水设计难点和特点,探索研发出“非洲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最优工艺,形成广泛适合于非洲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要求系列工艺包等标准化设计,为更多非洲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提供技术积累和借鉴。 在研 标准化非洲埃塞市政污水厂工程案例设计图纸1套(包含工艺、土建、电气、自控等专业)。非洲埃塞地区项目标准化设计流程导则1篇。各专业对国内规范和部分欧标、美标的对比分析成果导则文件1篇。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设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未来在同类型国外市政污水项目投标及实施项目中减少10%人工成本;缩短设计投标工期约15%。高难度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集成工艺包应用研究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结果以及园区企业、污水厂运行现状等因素来综合评估主要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和处理效果。并通过中试过程的现场调试,发现主要工艺段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逐步优化各主要工艺段的运行参数。以达成将工艺路线形成工艺包,应用于工业园区新建和提标改造的污水处理项目中。 完善环境工程事业部 应对高难度工业污水 项目的标准实施流 程,提高对工业园区污水项目的技术积累,并增强公司在该领域的筹划、试验、设计及项目整体实施 在研 1、完成微电解、气浮、水解、MBR、臭氧氧化工艺包的现场中试研究。对各类废水、各种运行参数进行分类试验,总结成果,形成中试总结报告,指导设计及运行调试; 2、研究各工艺包的适 用条件、处理能力,参数取值及出水指标范围,汇编成果,初步形成标准工艺包,强化公司部分高难度工业废水设计能力。 3、推动课题所包含的 相关工业废水技术的 推广运用和实施工 作。 通过项目实施,降低类似项目的设计人工时成本。有利于建立类似工业项目实施时的标准流程,提高项目实施质量,缩短建设周期。能力。MBR工艺膜污染研究及散气装置开发 判断MBR工艺化学除磷对膜污染的影响,总结无机污染化学清洗方式。开发出脉冲散气装置,为形成具有脉冲曝气的膜组件打好基础。 在研 形成MBR投加混凝剂化学除磷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指导性文件; 制作完成具有脉冲散 气效果的散气装置。 通过项目实施,研究混凝剂的投加对膜污染的影响,对后续项目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节能型生化处理系统工艺包设备智能化研究 通过研究,现地设置变频设备、溶氧检测及状态监测仪表等设备,实现倒伞曝气氧化沟工艺运行的可调节控制及运行状态的数字化监测;采集设备的状态数据,运行数据等,实现高值设备的精密状态监测及能耗监测、故障信息远程推送,在加入物联网通过4G/5G网络将设备与云端结合起来,实现远程管理,减少维护和管理资源,远程授权智能操控功能,有机的结合智能计算、智能分析、边缘计算等功能,实现智能化运行的目的。 在研 开发倒伞设备自身运行数据监测;开发倒伞高效节能优化运行算法模型;开发药剂精确计算投加算法模型,结合变化矢量完成投加智能调控;开发基于优化算法模型结合生物反应器生物动力学模型的云端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开发云端智能计算、智能分析、智能运行等功能实现倒伞型表面曝气机、自吸式螺旋曝气机、低速潜水推流器,碳源药剂投加等设备的智能化应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新型高效药剂的选择应用及投加优化研究 通过研究和开展消毒药剂分析、对比,探索最佳消毒药剂投加量和投加点,找出干扰消毒效果的因子,并投加辅助药剂,尽可能消除干扰因子。 针对现有污泥调理剂 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污泥深度脱水调理剂,该调理剂能够提高污泥调理的效果,降低成本,另外对设备无腐蚀,还可以增加污泥的强度和燃烧值,为后续的污泥深度处理提供条件。 研究化学除磷的强化 措施,寻找或开发一种新型污水化学除磷药剂,使得在生物除磷同时,进一步深度除磷,可以保证出水的TP稳定达到0.1mg/L以下。 分析各种天气和水质 情况下,PAM的性质变化和使用规律,摸 在研 完成论文1篇或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1至2件,同时形成对应的作业手册和标准化的体系文件。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厂多种药剂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完成低碳化运行的目标。索在低温情况下,能增加絮凝剂使用效果的措施和工具,降低絮凝剂全年平均单耗。 对污水处理厂现有的 固态和液体药剂投加 装置进行优化创新,采用智能和精确控制手段,能根据水质和水量实施变化药剂投加浓度或投加量,从而实现药剂成本的节约。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低碳化运行技术研究及应用 探索研发“低碳化运营”方案,形成广泛适用于水务运营的低碳化系列技术手段。 通过工艺全流程生产 分析,通过改造,优化控制,提高效率等方面实现节电、降耗。如精确曝气、精确加药、精确离心脱水机运行控制,通过总结低碳运营经验,编制运行手册,最终进行推广。 在研 实现厂内精确曝气控制、精确碳源药剂投加控制、二沉池出水跌水充氧控制、离心脱水机精确控制。完成低碳运营指导手册的编制,相关技术论文1篇,专利1项。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厂生产成本,并完成低碳化运行的目标。污水处理厂节能技术低碳化研究及应用(光伏应用) 依据污水处理厂总体平面布局和各构筑物特点,在确保安全和日常生产管理的条件下,研究最佳的安装方式以及光伏发电的最佳区域分配。 通过污水厂光伏能源 项目的开展和数据收 集,分析季节性、气候性变化对光伏发电的影响,研究光伏项目在污水厂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结题 通过光伏项目的开展和数据收集,分析季节性、气候性变化对光伏发电的影响,研究光伏项目在污水厂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向其他同类型污水厂辐射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形成光伏能源项目在污水厂节能技术低碳化应用的技术研究报告。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厂生产成本,并完成低碳化运行的目标。城镇污水处理厂A0A技术应用研究及示范 针对当前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带来的污水厂进水水质浓度提升,运行成本增加、产能受限等问题,开发基于连续流厌氧/好氧/缺氧(AOA)工艺的新型低耗高效污水处理技术。选择中节能国祯运营典型区域污水处理厂开展技术应用项目示范,在不额外增加池容及构筑物前提下,通过技术应用,提高污水厂的处理能力,降低污水厂 在研 完成AOA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研究报告;形成AOA工艺污水厂应用及综合调控集成技术1项;形成AOA工艺污水处理厂工艺应用技术方案;发表学术论文2篇,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厂生产成本,提高污水厂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平台能力。运行成本,形成易复制经验模式,向公司内外部市政污水项目推广,达到提产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平台能力。地埋式污水厂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及运行实效研究 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厂区进水、活性污泥与出水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基因功能与代谢潜力以及与氮磷代谢相关的功能菌群与功能基因进行分析。探明地埋式污水厂处理系统中与脱氮除磷有关的优势物种及核心功能基因,并对脱氮除磷相关微生物与功能基因在污水处理系统不同组成部分间的变化进行分析,为优化污水厂氮磷元素的去除提供生物学角度的借鉴。 在研 完成合肥市两座典型地埋式污水厂微生物群落演化规律和功能基因解析的研究报告。基于复合菌剂投加与工艺调控优化的污水厂运行调控技术1项;筛选五株高性能的脱氮微生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上。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污水厂的处理能力。中节能国祯W-BEST强化复合人工湿地技术产业化开发研究 研究“富氧强化+功能生物质填料”组合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研究人工湿地增氧技 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 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 影响,确定最佳的增氧方案。 研究新型生物质填料 作为湿地填料对污水 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 处理效果的影响。 研究人工湿地对污水 厂尾水剩余残留药剂 (余氯)处理效果的 影响。 研究不同季节对人工 湿地处理效果的影 响。 在研 完成《中节能国祯W-Best强化复合人工湿地技术产业化开发研究报告》1份。 发表论文1项,或申请实用专利1项。 通过此项研究,为公司现有的人工湿地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的降本增效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思路,并提升公司在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中的技术储备,增强公司在类似人工湿地项目上的竞争力。中节能国祯河湖M-Best缓释净化系统 筛选固化微生物载体材料。筛选一种或者多种固化微生物材料,出水微生物浓度高,效果好,可反复使用。 开发研制一体化产 品。将筛选出的载体固化微生物材料设备化,通过试验、设 在研 研究开发一款生物缓释净化设备,含设备主体、设备图纸、使用及维护说明书等。 申请相关专利。技术应用于小流域水系治理及黑臭河道治理项目1~2个,应用于人工湿地建设、运行项目1~2个。 通过此项研究,开发研制中节能国祯河湖M-Best缓释净化系统样机产品。将产品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提高公司的产业的竞争力。计,开发研究中节能国祯河湖M-Best缓释净化系统。水生态基地水生动植物多样性构建及水生藻类的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及优化配置对水景观和水生态的作用。研究组合人工湿地集成系统的构建对调蓄池尾水水质净化效果。研究针对皖北地区清水型河道丝状藻类的控制方法。研究不同季节水生植物群落对水质的净化控制效果。 在研 形成《水生动植物群落构建及优化配置方案研究报告》。申请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研究报告1篇。 通过此项研究,解决公司现有项目水生态物种结构简单,水生动植物品种单一、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足,景观效果一般等问题;减少人工打捞量和药剂投加量,提高河道观感和生态化治理能力,降低河道运维成本。MBR工艺污水处理厂高效低成本运营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MBR工艺目前存在的低效高能耗问题,本项目研发拟围绕MBR工艺的膜孔结构选择、膜污染防治、工艺参数优化、智慧节能管理等几个方面开展创新研究。 通过本项目的开发实 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更高效、低碳的污水处理。通过本项目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提高MBR工艺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促进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研 申请发明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以上,发表论文1篇。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厂生产成本,提高污水厂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MBR工艺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下降,水务运营业务收费存在一定的滞后合同资产 1,162,616,46设项目持续推进,项目投入增加使用权资产 9,905,466.07 0.06% 6,352,038.13 0.04% 0.02%短期借款 1,289,921,78结构合同负债 41,508,342.6目贷款增加所致租赁负债 3,216,892.24 0.02% 704,785.47 0.02%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8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