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原股份(00271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生猪养殖行业 1、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生猪出栏 70,256万头,较上年下降3.3%。截至2024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 4,078万头,较上年末下降1.6%;生猪存栏 42,743万头,较上年末 下降1.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预计我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比例为 49%,位居全球第一。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是国人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在我国肉类消费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猪肉产量为 5,706万吨,占主要畜禽 2、生猪价格走势 生猪供应波动是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前期产能去化的持续推进,2024年生猪供应量同比下降,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跌形态。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猪价格处于低位运行,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二季度以来,行业产能去化带来供需关系改善,生猪价格持续上涨,8月达到年内高点,随后生猪价格震荡下行。全年来看,2024年生猪均价同比上升,且处于行业成本线以上,生猪养殖行业扭亏为盈。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 214元,比2023年提高了 290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3、产能调控政策修订 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必须以稳固的基础产能作为支撑。2021年 9月《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印发以来,各项调控工作稳步推进,相关调控响应机制逐步建立运行。随着生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猪肉消费趋于稳定,原有调控方案所设定的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波动范围及产能调减等措施,进一步修订完善。 2024年 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 4,100万头调整为 3,900万头,并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 95%调整至 92%。同时指导各地相应修订省级调控方案,落细落实相关调控措施,引导生猪产能有序调减。在明确的调控信号引导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 3,986万头,比2023年底减少 156万头,回到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 下半年,在生猪养殖盈利较好的情况下,养殖场户总体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截至2024年 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是 4,078万头,接近 105%的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线。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4、规模化程度持续提升 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数量众多。 近几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中度有所提升,产业正朝高质量发展迈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猪肉需求。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继续提升,标准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设备加快应用,带动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农业农村部预计2024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年出栏 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占比)超过 70%,同比提高约 2个百分点。据目前已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 15,577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约为 22%,较2023年有所提升。 5、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 2024年行业养殖成本持续下降,一方面受饲料原材料价格影响,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的占比约为 55%-65%,2024年,玉米、小麦、豆粕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带动从业者养殖成本下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另一方面,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行业生产效率逐步提升。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由资本驱动的高速发展阶段迈向成本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养殖成本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随着生猪价格上涨、养殖盈利增加,从业者生产经营状况逐步好转,在此背景下,产能扩张速度有所放缓,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以增强抵御猪价波动风险的能力。 (二)生猪屠宰行业 生猪屠宰作为猪肉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购生猪,屠宰后向下游出售白条、分割品等猪肉产品。目前我国规模企业的屠宰实际产能利用率未饱和,生猪屠宰的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进生猪屠宰行业的转型升级。2023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畜禽屠宰“严规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动方案》,方案中指出“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到2025年,全国畜禽屠宰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屠宰产能向养殖主产区集聚,与养殖产能匹配度明显提高,畜禽屠宰产能利用率和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畜禽屠宰规范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2024年1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施行,对生猪定点屠宰厂明确具体要求,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在相关政策及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屠宰行业正处于快速整合发展阶段。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从2019年的 19,116万头增长至2024年的 33,773万头,占比由2019年的 35.13%提升至2024年的 48.07%,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随着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标准提高及需求增加,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将向着规模化、自动化和 智能化发展。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三、核心竞争力分析”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养殖业务 销售量 万头 7,160.2 6,381.6 12.20%生产量 万头 7,160.2 6,381.6 12.20%屠宰、肉食业务 销售量 吨 1,415,911.55 1,404,729.38 0.80%生产量 吨 1,390,163.63 1,433,422.70 -3.02%库存量 吨 39,988.56 65,736.48 -39.17%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孙公司共 312家,2024年新增 9家子/孙公司,注销 5家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营养研发项目 探索猪群最适营养需要量,开发新原料,持续进行配方优化。 进行中 满足猪群营养需求不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保证猪群最适营养需求,高效、低耗生产,实现养殖成本下降。猪群健康管理项目 通过疾病预警及防控,保障猪群健康,提升生猪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进行中 提升猪群健康水平,提高成活率、日增重及猪肉品质,降低养殖成本。 打造高健康养殖体系,逐步实现疫病净化、无抗养殖,提供更健康的生猪,为大众提供高品质猪肉,提升公司经营业绩。胴体价值提升项目 提升种猪胴体性能,提高客户满意度,满足消费者需求。 进行中 提高商品猪品质,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猪肉,满足消费者需求。 满足下游产业链客户及消费者的需求,持续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猪肉,打造公司品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回馈股东及社会。智能饲喂系统项目 根据猪群需求提供饲料和饮水,减少饲料与饮水浪费。 进行中 实现智能供料、精准饲喂、健康预警。 实现精准饲喂,保证最优采食量,减少饲料浪费,实现养殖成本的下降。种猪数智化项目 高效精准选育,提升生猪性能,优化生产管理,降低成本,为社会生产健康美味高品质猪肉。 进行中 实现智能选种、精准选配、胴体肉质智能评估,闭环提升选育。 打造种猪育种中心,助推种业技术升级,为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种猪资源。智能巡检项目 通过自动巡检、识别猪群异常,减少人工巡场频次,规避人员 进行中 实现安全防控、健康监控、远程养猪、无人值守。 远程数据防控,减少人工依赖,提升养殖成绩,实现养殖成本的下降。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巡栏接触带来的传播风险;提高猪群生理状况判断准确性,提升养殖场管理水平。智能环控项目 保障猪群健康、适宜的生长环境,提升猪群生长效率。 进行中 实现环境智能调节,满足不同猪群对环境需求 保证猪群健康,充分发挥猪群生长性能,提升养殖成绩,实现养殖成本的下降。智能水电项目 养殖用水、用电智能化运行,平台数据化、标准化管理,保障场区用水用电安全稳定运营。 进行中 实现水电智能化,保障用水用电安全、稳定、经济、高效。 满足场区生产的用水用电需求,安全稳定、降低用水用电成本、绿色可持续发展,支撑降本增效。除臭灭菌项目 养殖场灭菌除臭,保证合规经营,实现绿色发展。 进行中 猪舍及附属配套设施实现臭气治理,提升猪群健康,养殖场无臭气不扰民。 猪舍排风灭菌除臭,降低对养殖场周边环境影响,实现无臭气不扰民,达成绿色环境友好型发展,实现规模养殖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绿色低碳种养循环项目 探索粪肥碳、氮、磷等各类元素在养殖、农业系统的转化路径,实现绿色、低碳、高效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经济价值。 进行中 持续精进环保管理,创新环保技术和智慧农业方案,实现养殖过程废弃物资源回用。 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提升清洁生产水平,降低环保运营成本和碳排放水平,打造绿色生态养殖体系,从减碳走向零碳。肉食胴体智能化 通话提升胴体车间自动化生产效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升高价值产品出成,提升产品品质。 进行中 提升车间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出成及品质。 提升高价值产品出成,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肉食副产智能化 通过优化猪副产品加工、预冷、包装等工艺,提升副产品质,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进行中 降低副产品预冷降温时长,提高副产生产效率及品质提升。 实现肉食屠宰副产品自动化加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副产品质,提升行业猪副产加工自动化水平,助推公司品牌建设。肉食分割智能化 通过设备研发、工艺革新升级分割车间数智化程度,保障分割品产品标准稳定、产品品质提升。 进行中 提升车间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出成及品质。 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增加高价值产品出成,增强公司盈利水平。肉质研发 通过肉品品质底层研究,进行食安管控标准、动物福利标准和屠宰工艺标准的升级,守护猪肉产品的食品安全,提升猪肉的色、香、味,让大众享受放心、美味的猪肉食品。 进行中 品质升级,猪肉产品更安全,更美味。 生产高品质的猪肉产品,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助推公司品牌建设。 5、现金流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存在的差异主要为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财务费用等增减项目调整,详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 之“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之“66、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之“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之“20、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报告期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为《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等,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为规避和防范主要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针对生产经营相关的原材料、产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业务规模均在预计的采购、销售业务规模内,具备明确的业务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商品套期保值衍生品合约和现货盈亏相抵后的实际收益金额合计为-1,171.92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金融衍生品和商品期货品种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原材料、产品相挂钩,可抵消现货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实现了预期风险管理目标。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商品期货期权套期保值操作可以有效管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风险,特别是减少原料价格大幅下跌时较高库存带来的跌值损失,降低因原料价格急剧上涨时市场货源紧张无法快速建库的机会损失,同时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跨境融资、采购等国际交易日益频繁,为实现公司目标利润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外汇衍生品来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但相关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1、价格异常波动风险:理论上,各交易品种在临近交割期时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将趋于回归一致,但在极个别的非理性市场情况下,可能出现期货和现货价格在交割期仍然不能回归,从而对公司的套期保值操作方案带来影响,甚至造成损失。 2、汇率及利率波动风险:在汇率或利率行情走势与预期发生大幅偏离的情况下,公司锁定汇率或利率成本后的成本支出可能超过不锁定时的 成本支出,从而造成潜在损失。 3、资金风险:期货交易采取保证金和逐日盯市制度,按照经公司审批的方案下单操作时,如投入金额过大,可能造成资金流动性风险,甚至面临因未能及时补足保证金而被强行平仓带来的损失。 4、技术风险:可能因计算机系统不完备导致技术风险。 5、政策风险:因法律法规等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引起市场波动或无法交易,从而带来的风险。 公司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制定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衍生品业务管理制度》,上述制度对公司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及外汇衍生品交易的 审批权限、操作流程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项措施切实有效且能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 2、公司的套期保值及外汇衍生品业务规模将与公司经营业务相匹配,最大程度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3、公司以自己名义设立套期保值交易账户,使用自有资金,不会使用募集资金直接或间接进行套期保值。公司将严格控制套期保值的资金规模,合理计划和使用保证金,对保证金的投入比例进行监督和控制,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及时平仓规避风险。 4、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内控制度安排和使用专业人员,建立严格的授权与岗位牵制机制,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5、公司将建立符合要求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施,确保交易工作正常开展。当发生故障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损失。 6、公司审计部定期及不定期对相关交易进行检查,监督业务人员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及时防范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 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 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使用的是期货市场的公开报价。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3年12月05日注:1、以上“初始投资金额”、“期初金额”、“报告期内购入金额”、“报告期内售出金额”、“期末金额”均为合约金额; 2、以上衍生品投资情况根据衍生品投资类型进行分类汇总披露。 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已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已累计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2) 报告期末 募集资金 使用比例 (3)= (2)/ (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用途及去 向 闲置两年 以上募集 资金金额 2021年 可转换公 司债券募 集资金2021年09月10日 955,000 952,868.5 76,364.85 959,115.0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442号)核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总额9,550,000,000.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共计 9,550万张,按面值发行,期限 6年,扣除承销费和保荐费等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 21,315,000.00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9,528,685,000.00元。上述募集资金已经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中兴华验字(2021)第 140001号《验资报告》。上述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9,550,000,000.00元,扣除承销费和保荐费人民币 17,640,000.00元后的资金人民币 9,532,360,000.00元,已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20日汇入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截止2024年12月31日,本次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公司累计直接投入项目运营的募集资金 6,484,283,469.83元,(其中包括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 3,687,441,200.00元),补充流动资金 2,636,206,959.3元(含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578,198,889.06元),偿还银行贷款470,660,000.00元,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 9,591,150,429.13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末 投资进度 (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截止报告期 末累计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09月10日 固镇 15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生产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09月10日 右江 18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生产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09月10日 大安 2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生产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09月10日 双辽 65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生产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09月10日 内乡综合体21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生产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09月10日 代县 1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生产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09月10日 洪洞 15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生产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09月10日 万荣 37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生产因)2021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相关项目产能释放需要周期,且报告期内受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未能达到预期收益。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 不适用情况说明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的议案》,同意将原募投项目中“右江 18万头生猪 养殖建设项目”等项目的实施主体由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至公司全资子公司,具体情况如下:右江 18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 更后实施主体为百色市右江区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内乡综合体 21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内乡县牧原现代农业综合体 有限公司,内黄 65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内黄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清丰 18.75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清丰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海州 2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连云港市海州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射阳 2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射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金湖 6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淮安金湖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洪泽 2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淮安市洪泽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科右中旗 12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内蒙古科右中旗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睢宁 18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变更后实施主体为睢宁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 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的议案》,同意将“乐安 1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增加项目实施地点“乐安二场”。经过 公司相关部门考察,以上场区符合项目建设的各项条件,已经国家发改委备案确认,同时已取得环评批复,符合开工建设的条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共计 368,744.15万元。上述议案已经公司监事会、独立董事审议通过,公司保荐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了核查意见,并经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核,出具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的专项说明的鉴证报告》(中兴华核字(2021)第 140004号)。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不适用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牧原转债”2024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同意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将剩余募集资金共计 57,682.27万元(包括利息收入、发行费用剩余资金等)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将募集资金 57,819.88万元(含股东大会后收到的利息收入)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2)/ (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期实 现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变更后的项 目可行性是 否发生重大 变化 2021年公开发 行可转换公司 债券 可转换公司 债券募集资 金 右江18万 头生猪养殖 建设项目 右江18万头 生猪养殖建设 券持有人会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同意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将剩余募集资金(包括利息收入、发行费用剩余资金等)57,682.27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将募集资金57,819.88万元(含股东大会后收到的利息收入)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2021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相关项目产能释放需要周期,且报告期内受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未能达到预期收益。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 方式 接待对象 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