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城环保(30077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在复杂环境下展现了较强韧性,但结构性矛盾和外部不确定性仍然是主要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当前形势、就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提出的重要要求,为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增强了信心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这表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核心任务。2024年 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覆盖生产生活全领域,推动废弃物精细管理及高效利用,目标到2025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的循环利用体系,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政策支撑。2024年 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同时,也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的决胜之年,亦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对于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上,重点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了以碳污同治为核心战略导向、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扩容提质协同推进、驱动经济社会迈向全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达成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从局部优化到系统跃升的关键阶段。 综上研判,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与监管效能的全面提升,既为环保企业开辟了广阔市场空间,也对其创新升级提出更高要求并构成多维挑战。面对这场绿色变革浪潮,环保企业既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又要主动担当时代使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 “双碳” 目标,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在此背景下,我公司历经 19 年的发展和沉淀,始终坚持 “原始技术创新,向废物要资源” 的发展路线。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涵盖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再利用、工业烟气治理、低值废塑料循环再利用等领域,公司所研核心技术的路径区别于传统填埋、焚烧处理处置,始终围绕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三废”会对土壤、空气和水源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进而危及人类健康,且造成的危害具有长期性、灾难性以及潜伏性的特点。“三废”的污染防治是当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公司针对“三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包括固体废催化剂资源化技术、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技术、工业烟气非氨基还原除酸脱硝技术、工业废硫酸化学链循环利用技术、含盐(硫酸钠)污水再利用技术、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等。其中固体废催化剂主要来源于炼油企业催化裂化装置,公司运营的 “废催化剂处理处置+废催化剂资源化生产再利用+资源化催化剂销售”的业务模式,形成了 “废催化剂处置与催化剂销售” 互相带动的良性循环。国际能源署报告中指出,2024年至2030年,全球炼油行业处于缓慢增长的时期,中国炼油行业正面临结构性调整与绿色转型的双重挑战,呈现“产能优化、化工转型、低碳发展”的趋势。 催化裂化工艺作为重质油轻质化过程之一,催化裂化催化剂在未来的需求依然保持低速稳定增长。 未来公司的重点还是在稳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有客户;在现有产品分类上积极拓展分子筛、助剂产品的销售,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催化剂、助剂和分子筛市场。 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资源化处理处置服务以及资源化产品销售是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广东石化建设了中国首套 100% 石油焦制氢联合装置,是中国内地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质重油的炼化基地。 公司为其配套建设的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也属全国首套,目前在国内尚无可比公司运营类似项目。该项目解决了广东石化全重质油石油焦制氢灰渣转为一般固废实现完全资源化处理的困难,将石油焦制氢灰渣由危险废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钒系和镍系产品及其它一般工业产品,弥补了国内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处置技术的不足,为国内类似装置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板。 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烟气非氨基还原除酸脱硝技术是一种新型清洁烟气脱硝技术,该技术在中低温条件下采用非氨基还原工艺进行烟气脱硝,对于氨逃逸所导致的污水氨氮超标、脱硫石膏污染等环境治理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减少了三氧化硫对设备的腐蚀和后续蓝烟拖尾的问题。报告期内,公司已为多家炼化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方案。 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盐废水,对此公司自研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经济效益良好的含盐(硫酸钠)污水再利用技术,能有效解决现有工艺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与钠离子回收率较低等问题。公司通过废盐分解等装置,可生产出氢氧化钠、硫酸钙晶须、氢气等资源化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源化综合利用能力。 塑料污染治理现已成为全球环境议题的核心之一,全球塑料年产量从1950年的 200万吨增至2024年的 4.9亿吨,预计到2050年将达 8亿吨,而回收率一直停滞在较低水平,仅为 9%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塑料用量逐年增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费国,废弃塑料量也在逐年增加,2023年我国废塑料产生量约为 6200万吨,我国目前废塑料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和焚烧。 填埋和焚烧,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未来,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对于推动塑料污染治理、促进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强调了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的重要性。2024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7号文件《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鼓励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合理延伸,加强低值废塑料可回收体系及循环再利用。为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6月13日发布了《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对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过程中的来源回收和再利用、回收质量、材料标准和产品规范等方面给予指导,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政府已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废塑料再生和循环利用,构建完善的资源循环体系。 技术创新是推动废塑料循环利用的关键,公司自主研发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CPDCC),实现一步法将混合废塑料直接制成液化塑料裂解气、塑料裂解轻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公司承建的首套 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于2024年 3月在广东省揭阳市开工建设,现已进入生产试运行准备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减少前端石化原料生产塑料及后端塑料焚烧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真正实现了低值资源的高值绿色循环。对于解决塑料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推动 “双碳” 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保证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原料,公司已配套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农地膜回收、造纸厂废塑料收集等低值类塑料回收业务。 公司将秉承“惠及诚信、服务共赢” 的经营理念,坚持致力绿色环保,引领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持续创新,以提升废弃物再利用程度,提高资源化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可为更多的行业解决废弃物处置难题,以创新驱动、快速发展、质量提升为目标,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促进行业发展,回馈公司股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14,918.45万元,同比增长7.33%;利润总额 4,052.68万元,同比降低72.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259.97万元,同比降低69.24%。本报告期,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使得催化剂销量和收入增加,但是由于催化剂行业竞争激烈,催化剂销售单价及废催化剂处理处置单价同比继续降低,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同时随着新项目逐步运行,折旧费用、人工成本等生产运行费用同比增加,项目利润水平同比降低。此外,公司不断开拓新项目,项目储备人员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增加,项目效益尚未释放,导致公司整体成本、费用上升,净利润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三废治理业务 55,076,643.78 4.79% 17,743,971.70 1.66% 210.40% 其他产品 28,626,894.07 2.49% 24,896,872.58 2.33% 14.98%其他业务 11,052,867.90 0.96% 7,137,383.38 0.67% 54.86%分地区山东省内 184,055,627.29 16.02% 159,217,604.90 14.87% 15.60%山东省外 953,947,948.42 83.01% 903,115,834.69 84.35% 5.63%境外 11,180,883.72 0.97% 8,321,486.01 0.78% 34.36%分销售模式直销 1,149,184,459.43 100.00% 1,070,654,925.6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资源化综合利用 52,523.98 49,229.46 322,273,440.93 报告期内售价略 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不含蒸汽) 有下降 公司产品价格下降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蒸汽) 514,157.00 514,157.00 68,751,494.42 报告期内售价略有下降 广东石化压低采购价格,单价下降。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服务 184,882.93 184,882.93 663,403,118.33 报告期内售价基本持平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 □是 否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1、本报告期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31.39%。其中原材料增长37.04%,运费增长37.57%,主要是 2、本报告期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服务营业成本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其中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增长,主要是由于 东粤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随着广东石化项目来料灰渣组分变化,酸碱消耗增多,直接材料成本上升;直接人工成本增加主要是生产人员增多所致;制造费用增长主要是随着装置的正式运营及转固,折旧摊销、维修费用、固废处置费等小幅增长;运费增加主要是因本期废催化剂处置量增加,运输量增加所致;燃料及动力成本减少是因为本报告期广东石化能源单价降低所致。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024年1月1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设控股子公司山东惠鲁环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认缴出资700万元,持股比例70%。 2024年2月4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巴州惠疆环保治理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阿克苏惠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认缴出资5000万元,持股比例100%。 2024年4月9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巴州惠疆环保治理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奇台惠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认缴出资2000万元,持股比例100%。 2024年4月29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九江惠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九江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认缴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100%。 2024年5月8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甘肃惠原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认缴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100%。 2024年6月4日,广东惠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新设控股子公司揭阳市惠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0万元, 认缴出资700万元,持股比例70%。 2024年6月14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东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揭阳市东粤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认缴出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100%。 2024年7月31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设控股子公司湖南惠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认缴出资751万元,持股比例75.1%。 2024年7月31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设控股子公司青岛瑞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认缴出资420万元,持股比例84%。 2024年8月27日,甘肃惠原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岷县新奥资源环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认缴出资500万元,持股比例100%。 2024年8月28日,甘肃惠原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嘉峪关陇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认缴出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100%。 2024年10月25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巴州惠疆环保治理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惠疆环保(喀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认缴出资2000万元,持股比例100%。 2024年11月8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菏泽红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认缴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100%。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竞争激烈,催化剂收入规模增长,市场开拓费用增加,同时,为保证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业务原料充足,公司设立多个子公司,销售人员增多、业务规模增大,销售费随之增长。管理费用 123,073,568.41 87,437,696.64 40.76% 主要是本报告期公司逐步推进全国各地业务布局,子公司数量增长较多,员工数量、办公场所及项目前期费用大幅增长,导致管理费用增加较多。财务费用 61,261,044.41 51,509,273.39 18.93% 主要是本报告期全国业务布局及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增加,银行贷款增加,同时随着新建项目的转固,资本化利息减少,导致本报告期财务费用增加。研发费用 24,488,678.27 19,758,291.74 23.94% 主要是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增加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含铁钒渣制备高纯钒产品技术研究 通过干法氯化的方法,高效提取钒铁渣中的钒元素,并通过精制提纯和氧化的手段,制备高纯五氧化二钒产品 钒铁渣氯化中试单元已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已产出吨级的粗三氯氧钒产品 中试氯化、精馏、氧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并产出纯度≥99.99%的三氯氧钒和五氧化二钒产品 掌握钒铁渣氯化提钒、铁的技术,实现了钒铁渣中钒的资源回收,为后续绿电储能项目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FCC催化剂制备用载体、粘结剂的性能优化的研究 1.筛选合适的高岭土品相,找出最佳指标,保证高岭土的稳定性。2.基于公司以稀土Y分子筛为活性成分制备的催化剂产品,对粘结剂适当改性优化其性能,制备出磨损、水孔更优的催化剂。 1.通过对不同厂家的高岭土、拟薄水铝石进行考察,优化使用配比,提出使用建议。2.考察了铝粒对铝溶胶性能的影响。 1.将筛分作为高岭土采购指标,稳定了高岭土的供应。2.以稀土Y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可以到达磨损<1.5%,水孔>0.37ml/g的目标,催化剂的抗磨损性能和孔结构得到提升。 1.提高了催化剂产品的稳定性。2.通过优化粘结剂及其原材料的供应商和配比,降低原材料拟薄水铝石的采购压力。3.催化剂抗磨损性能提升、孔结构得到优化。增产优质针状焦催化裂化油浆原料的实验研究 摸索制备优质油系针状焦原料的特性,以及相应的催化剂配方。 项目已经结题,调研了制备优质油系针状焦原料的特性要求以及成焦机理、针状焦理化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1、筛选出能够生产优质针状焦原料的FCC催化剂及相应的催化裂化工艺条件; 2、摸索出生产优质针 状焦原料的性质及相 应的测试方法。 针对炼厂的焦化装置,针对针状焦项目,我们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提供相应的催化剂配方。不同形貌硫酸钙晶须技术探究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添加剂的种类与含量,探索制备具有不同形貌的硫酸钙晶须的反应参数 探索出二水前驱体和半水制备的较优反应条件,制备出立体花状硫酸钙晶体和不同形貌的硫酸钙晶须,并已结题 完成对晶须不同形貌反应参数的探究,得到制备形貌均匀的硫酸钙晶须较优的工艺条件 掌握晶须形貌调控的技术,实现了晶须形貌的可控调控,为后续晶须满足不同应用领域长径比的调控项目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制化工原料的研究 形成与完善一种混合废塑料裂解制化工原料的工艺包。 完成进料系统的开发、反应系统的开发、脱氯系统的开发,并已结题 解决废塑料进料问题,解决废塑料中氯的脱除问题,解决废塑料裂解制化工原料反应器的设计开发工作。 实现低值废塑料的化学法回收利用,为20万吨废塑料裂解项目提供工艺、技术支撑。SNAR非氨基还原除酸脱硝技术模拟计算的研究 不同设备内的流场及喷射方案的模拟,固体还原剂在设备内的分散情况模拟 除乙烯裂解炉的模拟计算外全部完成,得到了流场和合理的输送管道结构。 1)对SNAR除酸脱硝剂输送过程及喷射过程进行模拟,持续优化输送过程,优化喷射位置及输送管线。 对SNAR非氨基还原除酸脱硝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项目实施阶段的确定加剂位置和确定配管方案具有指导作用。SNAR非氨基还原除酸脱硝技术机理研究 研究明确SNAR非氨基还原反应过程机理 研究反应中间产物及实验验证机理 1)得到气化速率方程;2)理论分析可能的机理;3)调研仪器;4)研究反应中间产物;5)实验验证机理;6)进行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及动力学分析。 为SNAR非氨基还原除酸脱硝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应用领域提前预判和原因寻找提供依据。钒铁渣中钒与铁的分离与钒产品精制的研究 湿法碱溶实现钒与铁的有效分离,并制备高纯五氧化二钒产品 钒浸出率大于93%,制备得到高纯五氧化二钒,并已结题 实现钒铁有效分离,钒浸出率大于93%,并制得高纯五氧化二钒,纯度达99.5% 湿法分离钒铁,实现高纯五氧化二钒制备的湿法工艺路线,与干法并行,作为钒铁分离的可行性工艺路线,做技术储备。20万吨/年废塑料处理生产线的设计开发研究 验证20万吨废塑料工业化项目原料处理单元和物料输送系统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设备的稳定性 原料处理单元已完成工艺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物料输送系统已确认物料破架桥的形式和完成稳定输送 原料处理单元设备和物料输送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为原料处理单元和物料输送系统提供工艺参数和操作经验。验证了工艺流程的可行性。水热法制备勃姆石产品的研发 制备出符合工业标准的勃姆石产品,可用于锂电池隔膜的制备 制备出符合标准的勃姆石,可达到厂家指标 明确制备勃姆石的工艺方法,确定反应过程相关条件 开拓特种氧化铝市场,增加特种氧化铝产品种类,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硫酸钙晶须的应用调研研究 对硫酸钙晶须的应用方向和前景进行调研,实现晶须高附加值和大规模的应用 已完成对晶须的文献和专利的调研、市场调研,确定晶须具有前景的应用方向,已完成结题 通过调研确定晶须具有应用前景且可实现大规模使用的应用领域 对后续制备晶须下游产品的研发提供研究方向和支撑20万吨/年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油气产物脱氯技术攻关研究(合作项目) 经该脱氯工艺废塑料裂解轻油氯含量达标,且该脱氯工艺可应用于20万吨废塑料计阶段;脱氯催化剂在工业化中试试生产阶段 经脱氯工艺后的塑料裂解轻油中氯含量降低到5ppm以下 脱氯后的塑料裂解轻油溢价,提高公司塑料裂解轻油产品利润。POX灰渣中金属赋存形态及提高金属溶出率的技术研究 确认POX渣中金属的赋存形态,为提高金属溶出率提供理论指导 已完成金属钒、铁、铝、镍的形态分析,及对溶出率的影响。 进一步开展钠形态提 取相关工作 提高钒的溶出率至 90%以上,明确钠烧结机制,并降低灰渣中的钠 明确金属的赋存形态,为提高金属溶出率提供指导,延长工业装置稳定运行周期适用于废塑料催化裂解的专用催化剂的研发 为废塑料深度裂解制化工原料提供合适的催化剂配方,包括以丙烯为主的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以及多产乙烯催化剂。 已开发两种以丙烯为主的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配方,完成小试验证,有待中试验证。 完成以丙烯为主的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和多产乙烯催化剂在热模中试装置上的性能验证。 根据市场需求,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废塑料裂解工业装置提供可灵活调变的催化剂配方。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研究 对原油直接制化学品进行调研,分析其催化剂配方,研制新型的催化剂以应对市场变化。 对炼油一体化进行了调研,原油蒸汽裂解、酸催化裂解、碱催化裂解技术进行了调研。 根据原理不同,所需的催化剂性能要求不同。根据调研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在实验室试制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1.了解市场变化趋势,根据炼油厂的需求变化来调整催化剂配方,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2.开发新型的催化剂,拓宽公司催化剂产品的赛道。异辛醇连续脱氢制备异辛酸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可供扩大化生产的异辛醇连续脱氢方法, 适宜连续生产的高效ZMO催化剂已经设计完毕,该催化剂具备 构建完整催化剂-连续生产工艺体系 为公司储备异辛酸的相关技术,为未来公司进行异辛酸工艺生形成国内领先的异辛醇连续脱氢工艺 反应速率快、反应性能高、催化剂稳定好的特点,且合成方法简单,已初步实现大量生产。对于连续工艺的探索,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多釜串联工艺装置进行连续化实验。 产奠定坚实基础,拓展公司的业务。钒电解液制备工艺路线的研究 采用一定技术手段,将高纯五氧化二钒转化成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3.5价钒电解液。 已实现两种以不同还原剂制备四价钒溶液的配方,完成实验室小试验证,并通过电还原实现了小体量 3.5价钒电解液制 备,与外购3.5价钒电解液相比,具有相似的电化学性能。 对实验参数进行校准,确保可以成功制备任何体量的3.5价钒电解液。 钒电解液作为高纯钒的下游产品,为公司在九江的高纯钒产品进行赋值。电镀工业园污水废盐减量化及污水处理工艺路线研究 引入有机小分子还原剂替代焦亚硫酸钠,可以减少废盐的产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促进电镀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比较不同还原剂对六价铬的还原效果,选定水合肼做还原剂,还原后铬浓度降至0.5ppm,还原过程不需反复调节酸碱,同时可以达到减盐的目的,可采用消泡剂解决消泡问题。 水合肼处理含铬废水可达到《GB-21-003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总铬0.5ppm的排放限值,同时实现减盐的目标,完成含铬废水的中试放大验证。 掌握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技术和废盐减量化技术。浆态床加氢废催化剂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使用氯化法将浆态床加氢废催化剂中的V、Mo等金属以金属氯化物的形式提出 通过改变温度、配碳量、进气方式和进气量等氯化条件,找到废加氢催化剂的最佳条件。 废加氢催化剂中的V、Mo元素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 操作简单,效率高,为公司后续的钼钒等金属提取提供依据。垃圾分选机设备开发 研发一款能够适用于生活垃圾塑料清洗和高低价值塑料有效分离设备,同时满足低成本高效率和稳定运行。 改进垃圾分选机塑料缠绕问题,以及筛上物垃圾清洗分离效果明显,可以将高低值垃圾进行有效分离,目前仍存在塑料表面有纸浆等杂质残存的现象需要解决。 (1)解决一代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机械性能不稳定,塑料缠绕,排料不畅等问题点,同时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耗水量、降低运营成本。 (2)实现筛上物组分中 的无机物、棉布类等低值垃圾以及可回收利用高值塑料的有效分离,从而使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高值塑料提取出来进行资源化利用。 经过前期调研,垃圾分选机作为市面上唯一可以实现棉布与塑料垃圾有效分离的设备,可以作为公司生活垃圾处理的拳头产品,以点带面,带动公司垃圾处理生产线的项目承接,支撑公司发展低值塑料回收模式研究 解决废塑料裂解前端原材料的回收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高效、低成本的回收路径。 已完成平台框架搭建。 研究可推广的低值塑料回收模式,打造全国范围内的可服务于废塑料裂解项目的回收平台。 本项目可解决废塑料裂解项目前端原料的收集、分类、结算、转运、管理等问题,通过这个平台可收集工业、农业以及生活中的废塑料。生活垃圾低值资源分拣回收技术开发与模式构建项目 在全国范围内生活垃圾中转站打造成为一个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环保教育、技 已初步打通工艺流程,继续通过实验摸索最佳的工艺条件。 在全国合适的垃圾中转站建立资源回收中心,对生活垃圾进行分选,回收低值废塑 本项目可通过回收生活垃圾中的低值废塑料,为废塑料裂解装置提供原料。术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垃圾处置和废塑料低值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做出贡献。 料资源,实现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和低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活垃圾低值塑料筛分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 本项目通过对低值塑料筛分技术的研究探索,分选和回收生活垃圾中的低值塑料,实现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和低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初步实验设计。 完成生活垃圾低值塑料筛分技术的工艺设计和设备开发,形成综合处理方案,为工业化装置提供可行性参考。 通过对关键技术、核心设备和配套系统的集成,形成关于生活垃圾低值塑料筛分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低值塑料筛分业务领域的产业化装置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含铁钒渣制备高纯钒产品技术研究 通过干法氯化的方法,高效提取钒铁渣中的钒元素,并通过精制提纯和氧化的手段,制备高纯五氧化二钒产品 钒铁渣氯化中试单元已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已产出吨级的粗三氯氧钒产品 中试氯化、精馏、氧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并产出纯度≥99.99%的三氯氧钒和五氧化二钒产品 掌握钒铁渣氯化提钒、铁的技术,实现了钒铁渣中钒的资源回收,为后续绿电储能项目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膜渣分离生产线 采用无水干式膜渣分离技术,通过智能分选系统精准分离残膜、秸秆及棉纤维,实现提质增效与低故障率运行,推动全产业链高效协同,形成稳定集约化生产模式。 1.原料实现平稳均匀进料2.物料传输系统减少,实现长周期运行3.对秸秆棉花进行二次分选4.除尘部位加强,减少厂房灰尘 1.废旧残膜二次利用,塑料循环制再生固废市场的新引擎。 提升经济效益,开拓新市场。干洗净化生产线 1.膜渣分离后的残膜杂质、尘土较多,经济价值较低2.将膜渣分离后的残膜,达到造粒的要求3.全自动生产,降低成本,提升产量 1.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2.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行,产量得到提升 1.减少干洗净化后残膜的含杂量 2.干洗后的残膜实现造粒3.进行直接销售干洗后的残膜 为公司提供造粒原料,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新塑料的需求,提升经济效益,提供深度裂解装置的原材料造粒生产线 1.干洗后的膜经济价值较低2.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3.打通循环产业链 1.已投入正常生产,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2.提高产品产量及质量 1.实现膜渣分离、干洗净化、造粒的全产业链生产2.注塑成托盘及其他塑料物品 发展产品出路,为公司提供更高的效益适用 □不适用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9%,比2023年同期上升0.36%,主要是由于本报告期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是根据每年研发项目开展及进度情况而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投资损失。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87,682.39 -0.46% 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否资产减值 -107,707.64 -0.27% 否营业外收入 4,880,775.30 12.04% 主要是拆迁补偿款及罚没利得收入。 否营业外支出 387,866.79 0.96% 主要是捐赠支出。 否信用减值损失 -4,102,320.87 -10.12% 主要是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 否其他收益 7,406,127.48 18.27% 主要是收到的各项政府补助。 否资产处置收益 1,593,626.36 3.93% 主要是拆迁设备处置收入。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期项目建设,资金支出增大所致。应收账款 266,608,997.8账期内欠款增加,同时广东石化部分账款未回所致。合同资产 0.00% 0.00%存货 376,185,214.2储备原料,存货增加所致。投资性房地产 25,358,445.85 0.51% 24,998,797.1固增加所致。在建工程 1,145,537,678续投入增加所致。场地所致。短期借款 272,789,257.6款增加所致。费等增加所致。长期借款 1,494,748,445行固定资产贷款所致。场地所致。交易性金融资品增加所致。应收票据 38,393,983.00 0.78% 27,412,899.6终止确认条件的银行承兑票据还原所致。应收款项融资 3,763,427.66 0.08% 13,957,922.4致。预付款项 45,143,371.24 0.91% 16,792,018.1增加所致。其他应收款 26,884,535.34 0.54% 19,344,464.7增加所致。其他流动资产 106,356,323.0税增加所致。长期应收款 2,400,000.00 0.05% 3,300,000.00 0.10% -0.05%无形资产 330,110,044.7置所致。商誉 1,746,589.64 0.04% 1,746,589.64 0.05% -0.01%等待摊费用所致。递延所得税资产 21,717,206.21 0.44% 13,883,166.8增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所致。其他非流动资产 140,566,690.7目工程及设备采购款所致。应付票据 43,587,621.52 0.88% 55,666,166.4原材料及作业服务款增加所致。应付职工薪酬 12,770,195.76 0.26% 13,953,751.5纳契税所致。其他应付款 625,241,889.2支付工程款项增加所致。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308,022,202.7款分类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所致。其他流动负债 41,778,777.91 0.85% 36,575,707.7所致。长期应付款 36,006,684.02 0.73% 76,185,355.0赁租金所致。递延收益 145,777,654.3国债所致。递延所得税负增加,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所致。股本 196,043,071.0债转股所致。其他权益工具 22,977,531.74 0.47% 28,509,394.6所致。资本公积 837,189,096.9算差额所致。盈余公积 27,807,583.12 0.56% 26,392,782.5 0.80% -0.24%未分配利润 297,700,122.5东投资款增加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cn,公告编号2021-合计 -- -- -- 1,110,495,7 2,236,250,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19年 公开 发行2019年05 月22 日 29,82 1.23 29,82 1.23 4,579 用。 其 中,4921.48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084.53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 2021年 发行可转债2021年07月26日 31,221.58 31,221.58 2,111用。 其 中,5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91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 0 2023年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023年07月24日 30,836.96 30,830% 0 0 0合计 -- -- 91,879.77 91,879.77 6,739 1、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5,077.35万元,其 中: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4,500万元;1万吨/年工业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支付项目建设款9990.57万元;3万吨/年FCC催化装置固体废弃物再生及利用项目支付项目设备款10586.35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921.48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90万元。结构性存款理财收入332.75万元,募集资金银行存款累计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支出后的净额119.38万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人民币84.53万元(含理财收益及净利息收入)。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存放、使用和管理募集资金,并履行了相应的义务,报告期内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形。 2、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8648.87万元,用于4万吨/年FCC催化新材料项目(一阶段)项目。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77.45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650万元。购买理财收入49.37万元,募集资金银行存款累计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支出后的净额13.28万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人民币7.91万元(含理财收益及净利息收入)。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存放、使用和管理募集资金,并履行了相应的义务,报告期内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形。 3、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0,838.96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0838.96万元。募集资金银行存款累计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支出后的净额1.47万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人民币0.00万元。目前该账户已于2024年6月19日销户。(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19年公开发行2019年05月22日 3万吨/年FCC催化装置固体废弃物再生及利用 1.9 否 否 转债 日 FCC 催化 新材 料项 目 (一 阶 段) 因) (1)“1万吨/年工业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效益未达预期的原因一是受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危险废物原料跨省转移手续受到影响,原料库存不能保证,使装置不能高负荷稳定运行,各项消耗增加;二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危废处置及资源化产品销售价格降低,装置未达到预期产能及销量。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市场开拓,不断进行生产优化,整体处于好转趋势,但仍未实现扭亏为盈。 (2)“3万吨/年FCC催化装置固体废弃物再生及利用项目”效益未达预期主要原因:主要由于市场竞 争加剧,公司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处置服务价格下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3)“4万吨/年FCC催化新材料项目(一阶段)”效益未达预期主要原因:主要由于受山东地炼整 合、部分国企采购减少等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产品价格下降;盈利能力下降,造成效益不及预期。公司为提升装置盈利能力:一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二是坚定出海战略,积极开拓大陆地区以外市场。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无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3万吨/年FCC催化装置固体废弃物再生及利用项目”原实施地点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石化工业区内,现由于政府规划,该区域不适宜建设原募集资金项目。同时公司通过土地出让的方式取得黄岛区滨海公路南、魏家滩村西约102,577平方米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司于2020年10月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并于2020年11月13日召开202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同意公司变更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 适用 (1)截至2019年5月31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金额为6,184.07万元,并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出具信会师报字【2019】第ZG11567号募集资金 情况 置换专项审核报告。2019年8月1日置换4,000万元,8月2日置换2,184.07万元。(详见公司公告2019-016号)。 (2)截至2021年7月19日,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人民 币 16,673.65万,并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出具信会师报字[2021]第ZG11736号募集资金置换专项审核报告。(详见公司公告2021-072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置换。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 (1)2020年4月29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部分 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事项,公司将不超过人民币9,000万元募集资金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以满足公司后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 12 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2020年4月30日和2021年2月25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分别转出7,000.00万元和2,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3月30日收回4,000.00万元,2021年4月7日收回5,000万元。(详见公司公告2021-022号) (2)2021年4月8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司计划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1,000.00万元,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2021年4月9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9,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4月16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购买理财产品到期收回直接补充流动资金2,000.00万元,2021年7月22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收回补充流动资金11,000.00万元。 (3)2021年7月26日,公司召开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司计划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000.00万元,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2021年7月26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11,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建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10,000.00万元,2021年8月4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收回700.00万元;2022年2月25日至2022年3月24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5,0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2年4月26日,上述补充流动资金的25,35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已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4)2022年4月2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司计划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25,000万元,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2022年4月28日至2022年4月29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11,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建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8,5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2年9月23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2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2年10月25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2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1月30日,上述补充流动资金的19,9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已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5)2023年1月31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司计划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2023年1月31日至2023年3月4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11,5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建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7,9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7月28日,上述补充流动资金的19,4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已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6)2023年7月31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司计划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2023年8月4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9,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建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7,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8月29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收回100.00万元,2023年10月10日至2023年12月25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收回2,200.00万元。 (7)2024年8月9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3,4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2024年8月13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1,000.00万元,2024年8月7日,交行募集资金户转出140.95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12月3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收回810.0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工行募集资金专户有4970.53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尚未收回,其中4,780.53万元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交行募集资金户有140.95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尚未收回,全部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8月13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转出2,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12月3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收回350.0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建行募集资金专户有2,627.4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尚未收回,其中977.45万元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公司于2024年6月27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截至2024年6月26日,扣除募投项目相关采购服务合同尾款、质保金和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以及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收益扣除手续费等的净额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3万吨/年FCC催化装置固体废弃物再生及利用项目”预计节余募集资金4,780.53万元,“1万吨/年工业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预计节余募集资金140.95万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4万吨/年FCC催化新材料项目(一阶段)”预计节余募集资金977.45万元,存在节余的主要原因为:第一,项目初始规划时间距离实际实施时间较长,实施过程中,公司通过不断改进工艺、优化设计方案等,使得实际投资额有所降低;第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节约、合理、有效的原则,科学审慎地使用资金,严格把控项目各个环节,合理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和费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公司拟将上述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该事项于2024年7月15日经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57)等相关公告。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1)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情况,参见上述“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2)其余募集资金均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含理财收益及净利息收入)。 募集资金使 用及披露中 存在的问题 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告 期实际 投入金 额 截至期 末实际 累计投 入金额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3)=(2 )/(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变更后 的项目 可行性 是否发 生重大 变化 2019年 公开发 行 首次公 开发行 3万吨/ 年FCC 催化装 置固体 废弃物 再生及 利用项 目 3万吨/ 年FCC 催化装 置固体 废弃物 再生及 利用项 目 10,778 58 10,586 61 否 否 合计 -- -- -- 10,77858 10,58661 -- --变更原因、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 “3万吨/年FCC催化装置固体废弃物再生及利用项目”原实施地点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石化工业区内,现由于政府规划,该区域不适宜建设原募集资金项目。同时公司通过土地出让的方式取得黄岛区滨海公路南、魏家滩村西约102,577平方米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司拟将变更后的募投项目建设在该区域。公司于2020年10月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以全票同意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并于2020年11月13日经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同上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未发生变化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九江惠城 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 子公司 危废回收 处置利用 157,000,0 00.00 188,404,2 46.79 115,886,2 26.06 22,907,08 九江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甘肃惠原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揭阳市惠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揭阳市东粤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湖南惠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青岛瑞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岷县新奥资源环境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嘉峪关陇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惠疆环保(喀什)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菏泽红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设 报告期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东粤环保,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是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的环保装置,为国内首套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装置,该装置于2022年 12月投入运行,新增处理处置服务费及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71,451.19万元,净利润 11,944.44万元,其中灰渣处置收益3,033.27万元,含蒸汽在内的资源化产品收益 8,911.17万元。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5月14日 青岛市黄岛区萧山路7号惠 实地调研 机构、个人 聚鸣投资、鹤禧投资、中信 详见2024年5月14日登载 详见2024年5月14日登载城广场418会议室 证券、非马资产、华鑫证券、商田投资、国盛环保、汉马恒生、国联证券、工银瑞信基金、乾惕投资、深圳市瑞丰银投资、华西证券、汐泰投资、淳元投资、星石投资、中邮创业基金、北京盛华投资等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1) 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1) 2024年06月18日 青岛市黄岛区萧山路7号惠城广场417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中邮基金、浙商证券、鸿途私募、慈阳投资、浙商石化、汇盛投资、星元投资、臻谦投资、歌汝资产 详见2024年6月18日登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2) 详见2024年6月18日登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2) 2024年08月09日 电话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河清资本、金信基金、兆信资产、胤胜资产、汇丰晋信、野村资管、南华基金、星石投资、中信建投自营、宝盈基金、鹏华基金、国盛证券、进门财经、青骊投资、富舜资产、华宝基金、广发证券资管、东方自营、中信建投基金、衍航投资、中金基金、盈峰资本、国寿安保、冲积资产、星云投资、华夏财富创新投资、长江资管、盈峰资本、中信保诚、禾永投资、南方基金、中银国际资管部、健顺 详见2024年8月9日登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3) 详见2024年8月9日登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3) 投资、前海开源基金、兴银理财、富国基金海外部、工银瑞信、中航基金、鸿道投资、交银基金、理成资产、中邮基金、甬兴自营、嘉实基金、前海联合基金、农银人寿、农银理财 2024年09月10日 电话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易米基金、胤胜资产、永望资产、中加基金、富舜资产、信复创值投资、野村资管、申九资产、峰岚资产、星石投资、人保养老、广东鸿途、兴银理财、明世伙伴基金、泰达宏利、千合资本、卧龙私募、泰信基金、兴银基金、恒泽资本、冰河资产、中邮基金、进门财经、汐泰投资、重阳投资 详见2024年9月11日登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4) 详见2024年9月11日登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4) 2024年11月13日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厂区 实地调研 机构 中邮基金、奕碳科技、重庆产业研究院、摩睿科技、胤胜资产、鸿途基金、三松集团、国盛证券 详见2024年11月13日登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5) 详见2024年11月13日登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4-005) 2024年11月28日 “中证网”(https://ww w.cs.com.cn ) 网络平台线上 交流 其他 投资者 通过“中证 网” (https://ww w.cs.com.cn )参与2024年青岛辖区上 市公司投资者 网上集体接待 日活动 详见2024年 11月28日登 载于巨潮资讯 网 (www.cninfo 《投资者关系 活动记录表》 (编号: 2024-006)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推动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活动,确保公司市值管理活动的合规性、科学性、有效性,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的号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号——市值管理》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等规定,制定了《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该制度已经公司于2025年4月16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生效。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情况及财务情况,为进一步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严格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切实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进展公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