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戈尔(00292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三)主要产品介绍 1、能源产品 (1)新能源变压器 新能源变压器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等领域,产品主要包括:配套于光伏逆变器的高频磁性器件、应用于光伏发电并网的升压变压器以及其他电能转换产品。高频磁性器件是光伏逆变器设备储能和能源转换的核心元器件,公司产品具有噪音小,稳定性高等特点,已连续多年为国内知名主流光伏逆变器厂商大批量供应。光伏升压变压器是光伏电站中升压并网的关键器件,公司产品具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恶劣环境适应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众多光伏电站。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公司也是国内较早打入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光伏市场的厂商。(2)工业控制变压器公司的工业控制用变压器主要应用于节能、环保型设备以及医疗、安防、数据中心等设备的配套,产品包括:环形变压器、方形变压器、开关电源、移相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等。该类产品对电压调整率、阻抗电压、移相角度、电压精度、谐波、使用环境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大部分属于定制类产品。工业控制用变压器产品的客户主要是国际、国内一流的工业控制设备制造商。2、照明产品 (1)照明电源 公司的照明电源产品主要配套于商业、家居及户外的照明灯具,客户主要为灯具厂商、室内及室外照明工程承包商。 电源主要以标准产品为主,也有部分定制化产品。公司一直以来持续提升竞争力以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设计研发、及时交付等综合服务能力的高标准需求。公司深耕照明电源领域多年,是国内少数同时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形成长期稳定战略合作的企业。(2)照明灯具公司的灯具产品主要面对北美市场,均为定制类产品,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开发相对应的灯具产品,具体包括吸顶灯、卫浴灯、吊灯、筒灯等室内产品以及低压景观灯等户外产品,主要客户为北美的大型建材商超及灯具品牌商等。 3、其他产品(孵化业务) (1)车载电感、车载电源 车载升压电感主要应用于纯电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上。公司的车载升压电感在国内率 先采用PPS一体注塑成型技术,使产品综合体现高可靠性、机械强度、绝缘性及良好的散热性等特点,同时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实现了轻量化、小型化及低成本化,有效提升了成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车载电源包含DC/DC和OBC,作为小三电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里,DC/DC作为直流转换器,可专为24V或12V电池充电,为车灯、雨刷、音响、空调以及转向助力等供电。OBC其工作模式是AC转DC,作为车载充电机,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慢充充电模式,可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上。公司车载电源具有高效、高可靠性、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2)储能装置、充电桩公司的储能装置主要应用于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及大型储能电站,产品形式包括机柜式储能系统、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品类有超级充电集、交流充电桩、直流一体式充电桩、直流分体式充电机以及共直流母线式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等。(四)经营模式公司专注于工业及消费领域用电源及电源组件的发展,前瞻性地发现和理解电源领域最新的市场需求,开展多领域的技术研发,采用西门子及PTC先进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对开发流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大幅提高了新产品的研发效率,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以此推动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开发,适应不同细分行业需求。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公司形成了以研发为主导,采购、生产、销售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产品、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公司产品绝大部分为定制化产品,公司根据客户产品的应用环境、技术指标进行研 发,为客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与产品方案,并试制出样品,经过公司相关检测后交由客户进行产品认证,客户产品认证通过后,公司开始组织生产。研发流程包括研发立项、产品研制、产品确认、产品投放等阶段。其中,立项阶段根据自身市场调研及客户需求提出立项申请并评审;产品研制阶段包括拟定方案、确认规格书、样品试制、测试及确认等;产品确认阶段包括小批试产、反馈、完善方案、资料整理等;产品投放阶段包括批量生产、客户反馈、产品持续改进等。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原材料等物资由采购管理部统一规划,公司采购货款一般在货到后的30-120日内以银行转账、承 兑汇票等方式结算。公司通过执行合格供应商遴选、认证程序和供应商考核制度,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企业作为供应商候选单位。当选择出价格、质量、安全、供应能力等各方面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后,公司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并与之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供应链根据生产计划需求、其他部门申购需求以及库存情况等供应信息,运用ERP系统统一编制采购计划,确定最佳采购和存储量。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为订单生产,即根据所获得的订单由公司自行组织生产。由于不同客户所需产品的规格、型号等 不同,公司大部分产品不具备通用性,具有定制生产的特点,因而公司需要根据订单情况来确定生产计划。 4、销售模式 公司始终以全球视野看待企业发展与资源配置,坚持走国际化、多元化道路,已经初步建成了辐射全球主要国家和 地区的销售网络。公司以直销为主,服务于宜家、日立、明电舍、欧司朗等全球一流客户,公司以直销方式与该等客户开展销售业务,以便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控制销售渠道风险,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并及时向公司研发生产部门反馈,有利于公司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五)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主要涉及新能源光伏、工业控制及LED照明领域1、新能源光伏行业 公司的新能源变压器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行业的光伏发电及并网系统。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文件,支持和引导光伏发电行业发展。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任务要“ ”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在全球重要共识“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行业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国内外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截至 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1%,其中集中式光伏6.06亿千瓦,分布式光伏4.93亿千瓦。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4%。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回顾报告》,2024年全球年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计增长了25%,达到约700GW,创下了连续第22年的增长纪录。太阳能光伏新增容量同比增长近30%,达到约550GW,使全球太阳能光伏总容量达到约2.2TW,而风能新增容量保持约120GW。欧洲光伏行业的贸易机构SolarPowerEurope发布了《2023-2027年欧洲光伏市场展望》报告中预计欧洲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创新纪录,达到55.9GW,相比于2022年增长40%,累计装机容量263GW,这将是欧洲连续第三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超过40%。根据EmberClimate的报告,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预计将达到593GW,较2023年的459.46GW增长29%。展望未来,新能源凭借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独特优势,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必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优化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持续为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生产的高频磁性器件是光伏逆变器设备的核心元器件。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2、工业控制行业工业控制即工业自动化,是先进制造业领域优先发展的行业,具体包括大型复杂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统,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和工业以太网并能利用互联网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检测与控制仪表,高性能智能化控制器,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传感器,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件及硬件产品,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等。在中国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及政策扶持、产业升级、人力成本上升和替代进口等众多因素的推动下,未来中国工业控制行业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控制变压器属于工业控制电源的核心部件,该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与消费类产品相比在电压等级,可靠度,性能参数指标及使用环境上都有很大提升,生产工艺上也相对复杂很多。工业自动化一直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行业,工业自动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达程度,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工业控制用变压器产品在技术和性能上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该类产品上的应用也不断出现。随着工业4.0,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新兴概念的提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自动化设备将无处不在。对比传统工业电源,新一代电源设计对集成化、智能化、精确度、高效小型化等需求愈发强烈。3 LED、 照明行业作为最具优势的新型高效节能LED照明产品成为世界各国节能照明重点推广产品,带来全球LED照明市场迅速发展。虽然我国LED照明普及率已经有很大提升,但未来仍有四方面因素驱动行业规模增长:一是,LED照明适宜数字化智能化;二是,“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带来更多市场空间;三是,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提供的增量需求,根据相关机构预测数据,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四是,绿色低碳消费观及产品技术进步带来渗透率提升等。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消费升级,健康照明、智慧照明等新产品加速走向市场,LED照明新兴市场具有广阔前景。目前,健康照明应用领域逐步增加至消毒杀菌、医疗健康、教育健康、农业健康、家居健康等领域,尤其在教育健康领域,国家政策强制要求全国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必须使用符合健康照明规范的产品。在市场渗透率方面,目前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所主要匹配的户外和工业LED照明应用的市场渗透率仍相对较低。未来,随着户外和工业LED照明应用市场渗透率的上升以及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潜在市场需求的增速会相对较快。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由于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主要配套用于户外、工业等LED照明领域,产品在恒压、恒流技术方面,在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和应对恶劣应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其技术壁垒和行业相对较高,其市场集中度和行业利润空间也相对较高。。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长。 营业成本 2,033,921,867.36 1,549,016,438.59 31.30% 主要是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增长;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同步上升。销售费用 68,532,494.10 47,746,714.27 43.53% 主要是本报告期收入增长导致销售人员薪酬和办公差旅费同比增加。管理费用 131,259,442.96 132,633,812.55 -1.04% 无重大变动。财务费用 8,837,813.51 8,821,408.86 0.19% 无重大变动。所得税费用 1,732,485.79 32,419,412.85 -94.66% 主要是本报告期营业利润同比减少、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影响,导致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研发投入 116,345,590.67 89,360,970.51 30.20% 主要是本报告期加大对研发团队布局及孵化类产品研发与试验投入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376,681.31 191,922,030.47 -52.91% 主要是本报告期为了应对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采取了提前储备关键物料以及向供应商预付材料款锁定大宗材料价格等措施,导致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减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02,471,821.59 -645,783,796.29 22.19% 主要是本报告期生产基地的建设投入同比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79,790,675.23 696,674,739.01 -16.78% 主要是本报告期偿还银行借款同比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76,862,509.10 226,357,138.22 -21.87% 主要是本报告期储备关键原材料支付的货款同比增加及偿还到期银行借款同比增加。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工具投资产生的损益。 否 资产减值 -20,680,579.14 -18.53% 主要是本报告期计提存货减值。 否营业外收入 2,084,778.84 1.87% 主要是本报告期收到的供应商违约金。 否营业外支出 1,259,613.42 1.13% 主要是本报告期报废的固定资产和滞纳金支出。 否其他收益 32,295,118.65 28.94% 主要是本报告期政府补助增加以及增值税加计扣除政策带来的税负减免。 否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1,951,326.71 1.75% 主要是本报告期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期初应收账款。 原材料减少。 厂房建设转固所致。 生产基地转固所致。 借款。 据(非6+9银行)所 致。 加。 其他非流动资 设备款增加。 资产增加所致。 增加所致。 及总资产增加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2)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年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2023年08 月18 日 118,2 76.89 116,2 77.61 6,104. 63 104,6 人民币1,182,768,878.84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19,992,740.95元(不含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162,776,137.89元。该募集资金已于2023年8月4日全部到位,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了《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验资报告》(容诚验字[2023]518Z0116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4,602.39万元,加上累计利息收入与理财收益1,246.69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12,921.91万元,其中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000万元、银行专项账户余额921.91万元。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2)/(1 )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023年08月18日 中压直流供电系统智能制造建设“是否达到预 公司结合现有国外业务布局及市场变化,对“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在装修、安装设备及软硬件购置等方面实施动态控制,在满足当前公司研发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控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募集资金使用节奏。 为切实保障研发中心的项目建设质量与预期效果,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最大程度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经慎重研究决定将该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6年8月31日。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存在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违规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不适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4年8月2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使用不超过3.50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际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0亿元,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0亿元。 截至2025年8月26日,公司全额归还上述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项目实施出 现募集资金 结余的金额 及原因 不适用 尚未使用的 募集资金用 途及去向 截至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2,921.91万元,其中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000万元、银行专项账户余额921.91万元。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售;货物和技术进出口 120,000,000.00 1,398,939,089.89 431,458,710.11 620,938,969.49 54,240,289.33 48,608,610.吉安伊戈尔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 经营变压器及组件、电源类、灯具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货物和技术进出口 150,000,000.00 1,126,041,991.09 418,205,927.46 595,919,487.26 37,124,044.52 35,086,803.EagleriseElectric&Electronic(Thailand) 子公司 经营变压器及组件、电源类、灯具 350,000,000.00 400,692,715.05 85,649,200.05 67,117,458.60 20,291,230.09 20,291,230.Co.,Ltd. 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货物和技术进出口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