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楼新材(301160):汽车精冲材料引领国产替代 人形机器人迈向星辰大海
核心观点:
翔楼新材深耕精冲材料,产能规模位居国内第一梯队,盈利能力稳定,2018-2023 年营收和净利润CAGR 分别为20%/29%,平均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11%。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凭借交期、性价比、服务等优势,持续引领高端精冲材料国产替代;同时,公司将材料优势复用至机器人赛道,目前是国内谐波减速器柔轮材料创新的唯一国产厂家,材料已送样客户进入测试阶段,有望助力人形机器人量产降本。
主业:基本盘扎实,汽车高端精冲材料国产替代领头羊。
逻辑①渗透率提升:精冲工艺对比传统锻造、铸造、机加工等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少等优点。根据公司公告,我国汽车单车精冲钢用量为12-15kg,远低于发达国家20-22kg,随着精冲材料和冲压设备的不断发展,精冲材料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逻辑②国产替代:在高端精冲材料领域,外资威尔斯、比尔斯坦、山特维克等占据国内市场主要份额。公司深耕精冲材料近20 年,凭借持续的工艺积累和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媲美外资,同时在价格、交期、服务等方面优势显著,已实现部分高端精冲材料进口替代,根据我们测算,公司在国内汽车精冲材料市占率约19%。客户方面,已与麦格纳、法因图尔、新坐标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逻辑③多赛道拓展:精冲材料应用日益广泛,汽车、风电、航空航天、核电、高铁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公司积极拓展应用领域,新生产基地安徽工厂设计产能15 万吨,3 年内逐步爬坡投产,新工厂定位冲压轴承、氢能源、调质热处理新材料等高端制造领域,有望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同时随着高毛利的新业务比例提升,有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业务:卡位优势好,谐波柔轮精冲材料唯一国产厂家。
行业:谐波减速器核心制造难点在于柔轮。柔轮材料对机械强度、弹性、冲击韧性等性能要求极高,国产谐波减速器的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行渐近,产业链降本诉求迫切,材料国产化+工艺创新势在必行。公司将精冲材料创新性地复用至机器人领域,精冲材料相比传统棒材的优势在于:①原材料利用率提升,极端能降低柔轮生产成本70%;②生产效率提升;③材料组织更均匀,抗疲劳性能提升。根据我们测算,量产背景下,假设年产100 万台人形机器人,单台用14 个谐波减速器,假设单价 降至500-1000 元之间,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50%,柔轮材料占比40%,则远期柔轮材料市场空间为14-28 亿元。
公司:翔楼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做柔轮精冲材料的公司。2024 年公司立项机器人业务,潜在客户数量6 家左右,目前材料正在客户验证阶段。根据公司公开投资者调研纪要,柔轮材料研发进度已完成60%,同时行星减速器里的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等齿轮类产品也在同步开发。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减速器材料创新的先锋,有望助力人形机器人量产降本提效。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实现营收15.74/18.27/21.5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27%/16.08%/18.18%,实现净利润 2.02/2.53/3.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68%/25.35%/21.17%,对应 PE 分别为43X/34X/28X,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A”评级, 6 个月目标价125.20元,对应 2025 年40X 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不及预期的风险。
□.郭.倩.倩./.赵.梦.妮./.陈.之.馨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