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盛股份(605088)深度研究报告:后市场稳中有升 固态电池打开新成长空间

时间:2025年03月04日 中财网
三十余年深耕,汽车后市场布局全球。公司创始于1985 年,主营汽车后市场底盘系统的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轮毂轴承单元、橡胶减振,和转角模块等多类产品。海外后市场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3 年营收占比约9 成。此外公司积极推广自有品牌GSP,2023 年自有品牌销售模式占经销比重约45%。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13-2023 年营收由8.5 亿元增长至32 亿元,CAGR+14%,归母净利从0.5 亿元增长至2.8 亿元,CAGR+19%。


全球后市场空间广阔,国内市场有望快速提供增量。汽车后市场的需求与汽车保有量及车龄紧密相关,当前欧美市场受益于较高的汽车保有量以及较长的平均车龄后市场规模较大,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3 亿台,已超越美国成为单一地区最大保有量市场,5 年以上车龄占比已由2010 年的39%增长至2021年的49%并在持续增加,后续随车龄增长国内后市场空间有望快速增加。


公司全球化布局多元优势明显。公司各产品线型号可适配全球大多数车型,是国内少数能够满足客户多产品、多型号、小批量,“一站式”采购需求的汽车零部件综合服务商。多年来公司不断完善全球仓网建设,已陆续在中国宁波、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设有多个仓储基础设施,营销网络覆盖六大洲120 多个国家地区。此外多支海外运营团队深耕后市场多年,各大区主要销售团队成员均在公司从事销售工作5 年以上,平均达到10 年以上的销售工作经验,本土化销售团队更有利于公司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固态电池打开新成长空间。公司于2023 年12 月与东驰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计划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冠盛东驰,合资公司以东驰新能源谢海明教授为核心固态电池研究院团队进行研发,目前已掌握交联聚合固态电解质膜材料技术、不燃全氟增塑剂等多项核心技术,累积发明型专利60 余项,并通过冠盛股份海外仓储基础设施和本土化运营的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固态电池市场,目前已与国机精工、广州智光、上海易航新能源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固态类电池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后续有望应用于户储、新能源车、低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目前东驰新能源长春研究院固态电池示范线年产能达0.5GWh,此外合资公司拟投资10.3 亿元用于温州生产基地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建设项目,项目周期30 个月,预计2026 年下半年投产,投产后将新增电芯及系统年产量约210 万支。积极布局产能为公司后续固态电池业务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传统业务受益全球后市场规模提升及国内新能源前装市场放量,有望稳定增长。固态电池成立合资公司,有望充分发挥海外仓储基础设施和本土化运营的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赋能中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3.0、3.7、4.4 亿元,同比+5%、+25%、+18%,对应PE 分别为21、17、14 倍。公司汽车后市场全球深耕多年,并已在固态电池领域开始布局,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5 年22 倍PE,对应目标价45.6元,对应目标市值83 亿元,股价空间约32%。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变化风险、关税变化风险、固态电池开发及产能投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张.程.航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