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和成(00200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是否与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披露相同 ☑是 否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加快出海拓市场、增强创新谋发展、提升能力强管理、稳健经营防风险”年度计划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实现主要经营指标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10,063.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6%;实现利润总额422,940.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332.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46%。 1、产销联动开拓市场 报告期内,销售抢抓营养品、新材料、香料等主要领域市场机遇,在巩固原有产品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HA系列、色氨酸等新产品的市场拓展;生产聚焦降本增效,不断优化产能负荷,通过共线生产、集中开停、高产低耗等保持产线高效运行。 2、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大部分项目稳步推进,进度整体稳定可控。与中石化镇海炼化合资合作的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折纯)项目投入试生产运营;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完成能源、土地等各项资源合规审批;其他技改提升及管理提升项目稳步推进,储备项目及新项目规划有序开展。 3、创新课题增强内生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一以贯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保持研发投入力度,增强内生动力。公司通过对各类研发、技改课题分类排序,实现战略性课题资源精准聚焦。一方面,持续深耕新产品研发,不断扩展产品品类;另一方面,系统性梳理原有产品竞争力提升专项课题,持续改进与创新,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 通过构建技术资源库、单元技术数据库,推动技术的“纵向可传承、横向可借鉴”,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4、出海进程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海外数字化布局,销售、研发等出海业务正加速实现本土化落地;同时制定海外管理制度,试点海外高校招聘,系统性梳理并优化了国际化员工培训方案,持续完善国际化管理体系,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风险防范提升管理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各类潜在风险精准施策,深入研读并准确把握国家最新颁布的各项标准与政策导向,同时广泛汲取过往实践及同业先进的宝贵经验,推动管理体系框架升级,强化风险预防与过程管理,全方位保障公司合规高效运营,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费附加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 88,602,406.65 74,869,581.39 18.34% 管理费用 309,618,405.74 295,567,957.53 4.75%研发投入 522,723,563.18 480,961,724.14 8.68%财务费用 -178,098,697.47 71,051,340.26 -350.66% 主要系本报告期内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增加所致。所得税费用 607,906,795.85 482,498,449.43 25.9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242,727,802.31 2,138,324,059.35 51.65% 主要系本报告期内收入增加,货款回笼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08,314,695.05 -745,685,689.42 -48.63% 主要系本报告期内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54,111,363.13 -1,070,263,034.77 -101.27% 主要系本报告期内分配股利增加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2,707,478.21 383,746,932.62 -103.31% 主要系本报告期内购买理财产品及分配股利增加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及联营企业实现利润所致。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6,860,384.44 -2.53% 主要系报告期内远期结售汇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否其他收益 121,765,131.08 2.88% 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所致。 否信用减值损失 7,613,141.39 0.18% 主要系客户回款增加导致应收 否(损失以“-”号填列) 账款余额下降,坏账计提减少所致。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 -33,272,405.82 -0.79% 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否营业外收入 1,218,592.90 0.03% 主要系赔款收入所致。 否营业外支出 2,998,696.24 0.07% 主要系报告期内资产报废损失与对外捐赠支出所致。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一年内到期的 非流动负债 3,612,607,139.81 8.26% 2,465,378,913.94 5.73% 上升2.53 个百分点 长期借款 4,204,668,204.13 9.62% 5,327,243,721.25 12.39% 下降2.77个百分点租赁负债 2,719,804.76 0.01% 3,584,791.02 0.01% 基本持平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相关规定及其指南,对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为减少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按照出口业务的一定比例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业务品种主要包括远期结售汇及其他外汇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均在预计的销售业务规模内,报告期末衍生品实际损失为6,661.79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通过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降低因汇率波动出现的汇率风险,旨在减少汇兑损失,有效控制经营风险。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为防范汇率风险,本公司及子公司开展了衍生工具业务,本公司及子公司严格执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报告期末衍生品公允价值浮动损失10,686.04万元。每月底根据外部金融机构的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变动。涉诉情况(如适用) 无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5年04月15日)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否 公司2025年4月11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对市值管理的机构与职责、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明确,具体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在巨潮资讯网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常会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维护全体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于2024年3月9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刊登《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2024-002),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创新驱动发展做优做专主业”“以贡献者为本共享公司发展成果”“深化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合规信息披露真诚双向沟通”等四个方面内容。报告期内,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场稳定,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裁、财务总监石观群先生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2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65%。此外,为切实维护公司全体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发布《回购股份报告书》,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金额区间为人民币3-6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4,299,692股,成交总金额为309,114,666.59元(不含交易费用),具体详见公司于2025年7月1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刊登的《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2025-035)。报告期内,为了更好地回报股东,与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公司实施特别分红及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合计派发现金2,150,761,326元(含税)。公司将持续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不断研发功能性化学品,丰富精细“化工+”“生物+”平台的产品线,做优做专精细化工主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稳健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