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江股份(60039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落实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部署,在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董事会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克服市场低迷、煤炭价格下滑等多重困难,知重负重、奋发有为,聚焦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全力稳大局应变局,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全年原煤产量1,446万吨,完成预算的92.69%;商品煤产量945万吨,完成预算的93.29%,商品煤销量784万吨,完成预算的102.75%;上网电量608,202万千瓦时,完成预算的90.99%;营业总收入89亿元,完成预算的87.86%;利润总额1.98亿元,完成预算的17.99%,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生产任务,较好维护了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推进安全发展,夯实发展根基 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坚持“两个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开展“双全日”工作,持续夯实安全管控基础。一是转变安全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监管环境、政策标准、工作要求,增强系统观念,提升依法生产意识,树立“停得下来”的决心,不安全不生产。二是筑牢安全基础。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推进“一对一”培训、“一次成巷”“瓦斯抽采精细化”工作,完善执行“一通三防”、顶板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监督等安全治理体系。三是优化安全管理机制。成立瓦斯研究中心,配齐配强安全管理队伍,制定“三零”目标激励办法,激励“五职”矿长、首席专家、专家团队和“安全两员”更好发挥作用,大力推进规范化班队建设,深化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四是突出安全重点管控。坚持“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精准防治瓦斯,坚持开采保护层,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确保瓦斯防治精准有效,瓦斯抽采应抽尽抽、综合利用,全年瓦斯抽采综合利用量2.69亿立方米、瓦斯发电5.56亿千瓦时。 (二)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擦亮发展成色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绿色开发、综合利用、生态治理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抢抓国家战略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双碳”目标政策,加快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建成关岭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项目一期、镇宁鱼凹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新能源发电装机约188万千瓦,绿电装机占比为42%,新光、普定电厂用好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技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实现超低排放,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二是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序开展矸石山覆土复绿工作,全年覆土复绿25.9万平方米;探索实施金佳矿“煤矸石生态修复技术攻关及试点示范应用”,着力打造矸石山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打造“花果园”“生态园”等治理典型,不断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三是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智能矸选、尾煤压滤技术广泛使用,煤矸石利用率稳步提升,煤泥100%实现回收利用,矿井水100%处理达标,矿井“三废”变“废”为“宝”。1家矿井荣获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7家矿井荣获省级绿色矿山称号,不断提高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 (三)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重塑发展格局 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战略定位,坚定煤炭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电一体化。一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稳步发展煤炭产业。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现有生产煤矿实施“富矿精开”,建成马依煤矿300万吨/年选煤厂,完成月亮田矿选煤厂智能化扩能升级改造等,推进煤炭洗选提质;公司首个煤炭露采项目——杨山煤矿(100万吨/年)开工建设,加快马依西一井二采区(120万吨/年)和火烧铺矿、山脚树矿接续采区建设进度,优化提升煤炭产品结构,更好发挥好煤的燃料作用和原料作用。二是立足煤延伸煤加速发展电力产业。盘江新光和盘江普定所有机组全容量并网,煤电装机规模达到264万千瓦,初步实现“卖资源”到“建链条”的阶段跨越;大力建设新型能源综合基地,关岭县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期全容量并网,新开工建设盘州市、安顺市等11个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建设规模约252万千瓦。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举、多能互补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格局正逐步变成现实。 (四)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能 围绕煤矿智能升级、安全高效、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提升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水平。一是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加大科技人才支撑和研发资金投入,实施研发项目85个,获得授权专利100项,研发投入3.6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4.06%。建成国家重点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贵州省重大专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煤矿智能采掘技术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验收。二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聚焦煤矿生产采掘、辅助运输等重点领域,选准选优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全面实施煤矿智能化转型升级改造,建成山脚树矿高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公司所属煤矿采煤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掘进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推进智慧电厂建设,建成新光、普定两座三维可视化、少人值守、智能运维、智慧决策的智慧化电厂。 (五)深入推进公司治理,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持续推进公司治理规范运作。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顺利完成董事会换届工作,依法依规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严格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重大事项前置程序。全年召开15次董事会、审议通过80项议案,召集3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5项议案,会议决议均得到有效落实,股东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二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强化合规与风险管理,设立董事会合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配套工作细则,建立健全总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总法律顾问在企业法治建设中的统领和审核把关作用。修订《公司章程》《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新制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细则》等4项制度,增强了公司规范运作的制度保障。三是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全年依法依规披露公司定期报告4次、临时公告88次,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四是持续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全年通过召开业绩说明会、电话会及投资者策略会、组织投资者到公司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耐心倾听建议,及时回应投资者关注,推动公司与投资者双向沟通常态化,巩固长期互信关系,主动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认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