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花顺(30003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一)行业发展背景与机遇 (1)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利润总额为16,953亿元,同比增长8.7%。该行业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更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普及,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效率、推动智能化方面的作用愈加显著。 (2)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作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高速发展的细分领域,受益于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的机遇。该行业属于新兴行业,随着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持续演化,行业逐步形成了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智能化信息加工整合的完整产业链。 受益于居民财富的持续增长与投资者对金融信息需求的增加,我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容量不断扩展。行业的发展主要受以下两大因素影响:一是互联网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革新、产业政策、用户数量、支付习惯和网络安全;二是金融证券市场,包括投资者数量、市场监管环境、证券市场趋势及交投活跃度。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公司行业地位和优势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也是最大的网上证券交易系统供应商之一。公司深耕金融信息服务行业三十余年,在产品、客户、商业模式、品牌、技术、数据等方面具有独特而明显的优势。 公司拥有面向产业链上下游构建的产品及服务体系,可提供形式多样、品种丰富的产品及服务,有效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公司拥有庞大而活跃的用户群,有利于构建基于产业链的生态圈,打造领先而灵活的商业模式;公司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三十余年的持续稳健经营与优质服务,在证券深入探索前沿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方面,已构建较强的技术壁垒;同时,公司拥有来源丰富的海量金融数据资源,具有高效的数据处理与服务能力,为公司进行差异化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注:1.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加 17.47%,主要系证券市场回暖,客户需求增加,公司业务规模扩大所致;2.报告期内软件销售 及维护收入减少 18.61%,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随着券商信创升级逐渐完成等原因,相应的业务需求减少所致;3.报告期内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较去年增长49.00%,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回暖,客户对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需求提升,且公司产品与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平台活跃度上升,广告转化提升所致;4.报告期内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等其他业务下降20.50%,主要是由于虽然基金代销业务基本保持稳定,但其他交易业务因市场环境变化,客户需求减少所致;5.报告期内国外营业收入较去年下降29.70%,主要是由于国外客户需求减少所致。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增加,同时随着大模型技术在业务中的深入应用,相应的服务器、托管费等成本上升所致;报告期内广告及互联网推广业务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15.67%,主要是为了加强互联网推广业务运营审核力度,相应审核、运维、客服等相关业务投入增加所致。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注:1.信息费及托管费比去年增加 23.45%,主要系由于为不断提升数据质量,相应的信息数据采购费、技术服务费增加, 同时随着大模型技术在业务中的深入应用,相应的服务器、托管费等成本上升所致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销售费用 592,058,501.29 497,256,911.53 19.06% 主要系加大营销推广力度,相 应营销费用及销售人员薪酬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221,376,791.84 204,456,207.26 8.28%财务费用 -205,924,675.68 -203,249,401.38 -1.32%所得税费用 141,666,065.80 98,501,854.21 43.82% 主要系利润增长所致所致税金及附加 74,144,530.31 58,380,147.27 27.00% 主要系业务规模扩大,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增加所致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证券行情智能交易系统的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系统功能;提高证券交易系统响应速度及稳定性,丰富交易功能,提高扩展性及兼容性,满足不同环境下的证券交易要求。 进行中 使公司证券交易系统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帮助券商实现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提高公司证券交易系统的竞争力智能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息服务行业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进行中 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更便捷、交互更智能、服务更个性化的智能金融信息服务。 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技术、产品领先的优势,满足客户多方位需求智能投资顾问平台项目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进行中 开发多种智能投资顾问产品 丰富公司投顾产品及服务,提高产品竞争力爱基金智能化理财平台升级项目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基金产品推荐。并结合市场走势和宏观经济环境,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控制建议和预警,降低投资风险。 进行中 优化升级爱基金平台 提高基金销售业务的竞争力数据智能化应用项目 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公司拥有的庞大经济数据进行智能化应用。 进行中 研发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数据智能化应用产品 提高公司大数据业务的竞争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 对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与交互、智能语音、图形图像识别与处理等技术,特别是在 AI大模型、AI内容生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孵化人工智能产品。 进行中 推出更加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培育基于人工智能的产业生态 打造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5、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增加 45.46%,主要系报告期内业务规模扩大,销售收款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增长75.33%,主要系定期存款到期收回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净利润的差异主要系公司金融信息服务收入须按照用户服务期限分期确认所致。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负返还具有可持续性,其余不具有可持续性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一年内到期 的非流动负 债 948,896.27 金融负债小 计 971,353,392.59 982,716,165.54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常会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该方案围绕“聚焦、深耕主业,夯实金融信息服务行业龙头”、“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赋能业务发展”、“严格履行信披责任,有效传递公司价值”、“稳健经营,持续稳定现金分红”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行动举措。具体详见公司于2024年3月5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其中聚焦、深耕主业方面,公司紧紧围绕金融信息服务主业,公司各项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41.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7%;在创新引领方面,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 11.93亿元,新增发明专利授权 53项,新增软件著作权登记 41项;投资者回报方面,实施完成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 22.00元作为年度现金分红,合计分红金额 11.83亿元; 制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计划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 30元作为年度现金分红,预计分红金额 16.13亿元(相关预案尚需股东动易回复、投资者热线电话接听等多元化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向市场传导公司的投资价值,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透明度,重视投资者的期望和建议,构建与投资者良好互动的生态,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
|